一歲多的寶寶,出現“暴力”行為的原因是什麼?
我家寶寶一歲3個月,在公園和小朋友玩的時候,突然坐在地上哭了,我趕緊跑過去看。原來是他打旁邊的小朋友,人家把他推倒了。這麼小的寶寶怎麼會出現“暴力”行為呢?
最佳回答:
剛開始咿呀學語的1歲寶寶,居然開始揮起他的小拳頭發動攻勢了,這著實令爸爸媽媽頭疼。其實,對於這個階段的寶寶來說,他的“打人”還說不上是一種攻擊性行為。寶寶打人的原因有很多。這時的寶寶迫切想要表達自己,可是由於剛學說話,無法和別人建立有效的溝通,不能表達清楚自己的想法,所以他們就會通過打人來發洩自己的不滿情緒。
有時候寶寶打人是出於一種自衛,比如小朋友搶了他的玩具,或者抓了他的頭發。“勇敢”的寶寶絕不會客忍自己被欺負,他會全力維護自己的利益,這只是一種本能。
寶寶到1歲左右的時候,手的功能分化有了突然的發展,手腕到上臂的支配能力有了很大的突破。“打人”使寶寶體驗到前所未有的樂趣,他像突然之間學會了某種新的技能一樣,很願意使用並檢驗一下實際效果。他打了別的小朋友,有的小朋友會哭,有的小朋友會反擊,有的小朋友去找媽媽。這時他動手打人,多半是嘗試用自己的行為影響周圍的事物。
寶寶在幾個月時,就有了打人的“動機”,媽媽抱著寶寶嬉戲的時候,有時寶寶會無意識地拍打媽媽的臉,而且發出快樂的笑聲。此時如果媽媽錯誤地引導和強化這個動作,誇他們長了本領,甚至親寶寶的小手,寶寶就會覺得自己打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就此形成了習慣,使他認為打人是一種好玩的游戲。
另外,在寶寶的語言發育過程中,有一個階段,他常會發出“哒、哒、哒”的類似“打”的發音,並且小手還做著拍打的動作。這個時候,如果爸爸媽媽對寶寶的動作做了錯誤的引導,就可能導致寶寶喜歡打人。
寶寶在心情不好的時候,也會選擇自己的方式發洩不滿情緒。如在他餓了、累了時,他的心情就會很糟糕,這時爸爸媽媽如果沒有及時滿足他,他就會大發脾氣,甚至動手打媽媽。1歲左右的寶寶正是學習各項技能的時候,難免遭遇挫折和失敗,這時他的心情肯定會變壞,於是寶寶“打人”的行為就很容易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