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怎麼回事?
我家寶寶1歲3個月,差不多1歲1個半月的時候就開始拉那種時稀時干的便便,干的時候是黃色的糊糊狀,稀的時候是黃色的水樣大便,多的時候一天5次左右。化驗大便有0--3/HP白細胞,醫生說有炎症,開了頭孢和思密達還有雙歧桿菌,吃了沒效果。大便還是時干時稀,晨便前半部分是正常的條狀,後半部分就是稀糊糊。上午或者是下午仍舊是黃色的稀便便,化驗仍有0--3/HP白細胞,要怎麼辦?
最佳回答:
如果是這樣可以給寶寶吃點益生菌,另外補充微量元素鋅,
健康嬰兒的腸粘膜細胞每6天會更新一次,因為嬰幼兒消化功能尚未發育完善,腸道益生菌數量不足,還有一些維生素、微量元素的缺乏,都會影響消化道的酸鹼度,影響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影響消化系統的抵抗力。
小貼士
微量元素鋅幫助孩子味蕾發育,鋅缺乏時味蕾功能減退,孩子自然變得“不食人間煙火”。
鐵和鋅的缺乏會引起胃腸粘膜萎縮,導致胃腸黏膜消化液分泌減少,孩子即使吃了飯也會不容易消化。
鐵、多種維生素和益生菌的缺乏會使胃腸蠕動能力下降,引發腹脹、便秘等一些列問題。
剖腹產和人工喂養兒更容易出現腸道益生菌缺乏。
孩子患病後抗生素使用頻繁,容易出現腸道菌群紊亂,益生菌可抑制腸道致病菌,提高機體免疫力,可雙向解決腹瀉、便秘等消化問題,可促進多種維生素合成,促進鈣等營養物質吸收利用,維持腸粘膜正常通透性,解決過敏、乳糖不耐受和濕疹問題。
患腹瀉的孩子,腸道更需要復合維生素、微量元素鋅、益生菌等支持,幫助腸上皮細胞的復原和更新。只要是使用抗生素的孩子,建議在用藥後2小時補充益生菌,能有效減輕菌群紊亂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