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原因讓寶寶“上火”?
原因1:陰陽不調
中醫認為,“小兒為純陽之體”,陽有余而陰不足,容易出現陰虛火旺、虛火上升的狀況。因此,
孩子“上火”往往都是“虛火”、“實火”一起上,並且互相影響、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這就給
治療帶來了很大難度。
事實上,寶寶的“火”通常都屬於實火,一般由於吃得過多,導致胃火發生,醫生提醒廣大寶寶的
家長們,為預防寶寶“上火”,最好用母乳喂養,因為飲食不正常導致消化不良和積食是兒童“上火”
的主要原因之一。倘若母乳不足,建議選用不易“上火”的配方奶粉,也就是最接近母乳的配方奶粉。
同時綠豆粥或綠豆水也有不錯的解毒清火的功效;水果品種要豐富;合理飲食,保證睡眠也很重要。
原因2:病邪入侵
孩子容易“上火”,有個主要的原因是寶寶自身髒腑嬌嫩,免疫系統脆弱,各種病邪如暑、濕、燥
等都很容易就能乘機侵入寶寶的身體,一旦病邪滯留在體內,就容易“郁而化火”了。
另外,“各種細菌與病毒侵襲機體”和“外部環境擾亂導致體內水分流失過多”也使得寶寶產生“
內火”。
寶寶的髒腑肌膚都很嬌嫩,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還不夠完善,一年四季之中所有溫差變化都能成為寶
寶“上火”的隱患。春天裡,寶寶容易因為細菌入侵和溫差變化而“上火”;夏季,水分的大量流失造成
人體“上火”;秋季晝夜溫差大,空氣干燥,孩子一旦受到風寒就更容易“上火”;冬季孩子抵抗力弱,
易生病,而不少家長怕孩子著涼,給寶寶穿得過多也會使寶寶生熱化火。因此如何防治寶寶“上火”成
為每個媽媽的必修之課。
原因3:由便秘引發的"上火”
孩子牙齒的咀嚼功能差,喜歡吃精細的食物,攝入的纖維素相對較少。而平時高蛋白、高熱量食物
進食比較多,如果健身運動和活動又較少的話,就容易導致胃腸消化障礙,積食成滯,郁積於胃腸中發
生便秘,從而導致化熱、化火。另一方面,孩子本身的腸道蠕動功能弱,消化液的分泌較少,易導致便
秘,這是虛火內燥的常見表現。
二、細分寶寶“上火”種類
“上火”也有不同種類,只有了解“上火”類型才可對症下藥。
首先“上火”有外來之火和內生之火之分。
感冒時的發熱,嗓子痛都屬外生之火。而內生之火在中醫上主要分為幾種——心火、肺火、胃火、
肝火和腎火。
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心煩、口干、盜汗、低熱等;實火表現為反復口腔潰瘍、口干、小便
短黃、心煩易怒等。
肺火:主要表現為潮熱盜汗、干咳無痰、咽疼音啞等。
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便秘、腹脹、舌紅少苔、飲食量少;實火表現為口干、上
腹不適、大便干硬。
肝火:表現為頭痛、面紅目赤、口干咽疼、尿黃便秘、甚至吐血。
腎火: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發脫齒搖、睡眠不安、五心煩熱等症狀。
再從細了劃分,這“火”還可分實火和虛火。
實火:主要以肝膽、胃腸實火為多見。症狀主要表現在煩躁,頭痛,高熱,目赤,腹脹痛,小便黃
,大便秘結,舌紅苔黃干鼻出血等。
而虛火可進一步分為陰虛火旺和氣虛火旺兩種病狀。
陰虛:火旺多表現為躁動不安、形體消瘦、口燥咽干、舌紅無苔。治療時應以生津養血、滋陰降火
為原則。
氣虛:火旺者表現全身燥熱、畏寒怕風、身倦無力、舌淡苔薄。治療時應以補中益氣甘溫除熱為原
則。
三、寶寶上火的症狀和危害
1、大便干
症狀:由於寶寶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完全,當攝入的鈣超過推薦量時,會與奶制品中的磷、酪蛋白結
合,形成食積而引起寶寶上火,出現大便干結的症狀,糞便硬結而量少,呈栗粒狀,每隔3~5天才排便一
次。排便過程延長或排便困難,排便時因肛門受干結糞便剌激出現疼痛而哭鬧。
危害:患上便秘的寶寶由於排便時感到疼痛,因此常常會盡可能拖延排便時間,造成大便更加干燥
,形成惡性循環。另外,便秘造成寶寶體內殘留的食物沒有及時通過大便排出,日久便在胃腸道產生毒
素,形成有害物質。有害物質會降低免疫力,人體易被外界病毒所侵害。長期排便不暢,會引起以後心
理上對排便的抗拒,長久形成沒有排便的習慣,將來習慣性便秘。
2、小便黃
症狀:觀察寶寶的小便,若發現比平時的顏色變黃,分量變少,這一症狀表明寶寶上火了。這也是
體內水份缺少在尿液中的體現,需要采取措施調節。
危害:由於體內積火,流汗、排尿、皮膚及呼吸時水分蒸發,造成較多水分流失,這些也是造成糞
便干硬的原因。長期小便短黃,代表寶寶身體經常水分缺失,正常生理活動和身體發育必然受到影響。
3、口舌生瘡
症狀:身體上火引起的口舌生瘡,由於疼痛等不適的感覺,未會說話的孩子多表現為不肯吃飯,容
易煩躁,不安哭鬧,甚至不願喝水。有些寶寶會不時在口腔附近用手觸動。出現以上表現,就需要檢查寶
寶的口腔粘膜和舌頭是否有瘡或潰瘍。
危害:口舌生瘡導致孩子不肯吃飯、煩躁不安、甚至不願喝水。,使寶寶正常營養供應不足,影響
身體發育。另外,口舌生瘡的這樣的症狀,不注意很容易引起口角炎,俗稱"爛嘴角"的問題。
4、睡不香
症狀:寶寶睡覺的時候經常出現煩躁、不安、哭鬧、易驚醒,身子不停翻動,有時還會咬咬牙等等
情況,寶寶若無其它病症、身體不適,就有可能是因為上火引起的體內失調而引起的睡眠障礙。
危害:睡不香導致生活作息紊亂,也使寶寶容易出現生氣、精神煩躁、脾氣急躁沖動、情緒波動等
狀況,這些都容易使孩子的生理機能出現偏差,進一步加重上火問題。最終導致發育不良、抵抗力下降
、病毒侵襲感冒發燒等嚴重後果,從而影響寶寶正常身心發展。
5、眼屎增多
症狀:有些寶寶會出現眼內分泌物增多的情況,尤其是早晨起床時可見眼角有眼屎,過多時會粘住
眼睑。在排除這些眼部不潔物是由於正常胎脂分泌或者其他病變可能之後,可初步判定寶寶上火。
危害:眼睛分泌物(眼屎)多而不注意清潔,容易引起病菌入侵,其中一種情況是引發麥粒腫。麥粒
腫俗稱針眼,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膿性炎症。是寶寶常見的眼病。中醫同時認為
這是外感風熱毒邪過食辛辣,脾胃蘊積熱毒,熱毒上攻而致病。
6、有口氣
症狀:口氣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一種身體發出的警示信號。寶寶口中呼出不良氣味,表示孩
子可能正在上火。寶寶不良口氣的問題,該及時判斷排除原因並采取有效措施。
危害:口氣常代表寶寶腸胃功能紊亂,身體的“胃火”一般與喂養不當出現積食有關。有口氣會影
響到日常生活體驗,而胃火嚴重時會同步出現大便干結等問題,形成上火的惡性循環。
四、小兒上火的認識誤區
誤區1:只有夏秋兩季的氣候才容易導致“上火”
大多數成年人容易在夏秋兩季“火氣沖天”,因此年輕媽媽會認為只在容易“上火”的季節才有必
要為孩子實施“滅火”。事實上,兒童的髒腑和肌膚嬌嫩,體溫調節中樞功能不完善,一年四季之中所
有溫差變化較顯著的時候都有可能為孩子的“上火”造成隱患。
春天,孩子容易因為細菌入侵和溫差變化而“上火”;在夏季,水分的大量流失是造成人體“上火”
的重要原因;秋季晝夜溫差尤其明顯,空氣干燥,孩子一受涼就“上火”;冬季孩子抵抗力降到最低,“
上火”更是防不勝防。
誤區2:只要注意飲食,寶寶就會防“火”於未“燃”
飲食不正常導致的消化不良和積食只是兒童“上火”的原因之一,它同“各種細菌與病毒侵襲機體
”以及“外部環境擾亂導致孩子體內水分流失過多”共同構成了孩子身體的三大“火源”。因此各種細
菌與病毒侵襲兒童機體引起發熱,以及氣溫變化引起脫水內熱等也會使人體產生“內火”。
誤區3:兒童腹瀉肯定是著涼了
大部分年輕媽媽發現孩子腹瀉,第一反應大都是孩子腸胃著涼了,卻忽視了有可能是“上火”引發
的症狀之一。
之所以“上火”也能引起腹瀉,我們需要從“火源”本身的性質來了解。燥熱之“火”和濕熱之“
火”構成了人體之“火”的兩大類別,而腹瀉主要是由於“濕熱之火”擾亂排洩系統所致,孩子身體內
熱,同時由於濕氣作用不能使內熱排解暢通,導致內“火”愈旺。因此,在“祛火”的時候,不要一味
單攻“燥火”,撲滅“濕熱之火”同樣重要。
誤區4:只要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就能“滅火”
由於兒童的“上火”問題從未被作為炎症和病症被年輕媽媽們正確對待,因此,涼開水、水果和蔬
菜常用作“以水祛火”。事實上,涼開水、水果和蔬菜只對消化和飲食紊亂造成的旺盛胃火具有效力,
對於心火過旺、肝火過旺和脾火過旺的問題便會束手無策。
五、寶寶上火的治療方法
1、選擇母乳喂養:寶寶出生後最好給予母乳喂養並保證充足的母乳量,因為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
物,因為母乳中含有低聚糖的濃度很高,達8-12g/升或更多,其種類多達130多種,尤其是低聚半乳糖含
量最多,其次是低聚果糖,它們以短鏈糖的形式存在於腸道中,在腸道中可以快速提高有益菌的繁殖,
不會讓寶寶上火。
2、注意日常飲食:平時我們對寶寶的飲食也要多注意一些,如多吃些清火蔬菜,如白菜、芹菜、莴
筍、茄子、等。要忌辛辣、油膩、高熱量的食物,要注意給寶寶少吃大蔥、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肉類
、巧克力以及油炸類等熱量高的食物。在做菜的時候我們可以注意一下營養搭配,對於寶寶來說更是一
舉兩得。同時呢,還可以做一些去火湯之類的,比如說綠豆湯,這是我們最為常見的,還有如荸荠丸子
湯、紅棗枸杞子橘皮湯等。本來上火的時候寶寶們就食欲不振,或者是飲食困難,這樣一來在飲食方面
我們的寶寶就不會因上火而缺乏營養了。水果不但含有豐富的營養且能夠幫助消化,經常性的讓孩子多
吃水果,特別是應季性的水果是有利於寶寶成長發育的。我們還可以用水果做成美味的水果沙拉來吸引
孩子吃。
3、合理的起居作息:要培養寶寶喝白開水的習慣,補充寶寶體內所需的水分,同時也是在清理腸道
,排除廢物等。如果寶寶不愛喝白開水,可以加一些白糖或者是果汁類的東西。在起居上要保證寶寶有
足夠的睡眠,因為睡眠不夠或是睡眠質量不好,引起上火。還要注意保持室內的環境清新,讓孩子保持
愉快的心情。此外也要考慮勞逸結合,切不可讓孩子過度疲勞。
新生兒在正常情況下,每日需要十六到二十小時的睡眠時間,是成人的
幼兒遠視加散光怎麼辦?
新生兒黃疸有點偏高,14.5正常嗎?想聽專家意見…偏
什麼是小兒扁桃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