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年,寶寶又長大一歲啦。隨著寶寶慢慢長大,有件事讓媽媽們煩惱——4歲的牛牛離不開一塊小毯子,即便前段時間過年走親訪友,也得帶上,邊看電視邊摸著。2歲多的小吉過年期間讓媽媽抓狂,“一天到晚抓我頭發,睡覺也得摸著才行。”
為什麼寶寶會迷戀這些物品?這樣的習慣怎麼戒?錢報童玩會微信粉絲們展開了一場討論。
寶寶戀什麼
毯子、毛巾、大拇指、衣服、媽媽頭發……
小鹿Winni說,自家寶寶戀左手大拇指。泡泡糖的二寶喜歡一條小毯子;快2周歲的一一特別喜歡她的浴巾,睡覺也要,不然就鬧。小易半夜裡也惦記著他的那塊毛巾,塞給他,很快就又入睡了。已經上中班的子靈依然愛著她的那塊小毯子,甚至還自己給毯子取小名,即便已經破舊不堪,也不肯更換……媽媽們很無奈。
錢報童玩會粉絲草莓媽媽告訴記者,草莓在美國出生,從一出生那裡的阿姨看寶寶一哭鬧就給塞個安撫奶嘴,睡覺也都會塞個奶嘴,說這樣可以安撫寶寶的情緒,給他們予以安全感。草莓回國後奶嘴遭到了老一輩的反對,草莓似乎也懂得入鄉隨俗,回來過了幾個月就不要用奶嘴了。“開始我還挺高興,但是現在我的草莓不用奶嘴,卻喜歡拉著被子角或者枕頭角,吮著大拇指睡覺。”草莓媽高興不起來了。
什麼樣的物品最容易讓寶寶迷戀呢?總結發現,大部分是柔軟的,可以讓孩子自由掌握的物品,比如他們玩的毛絨玩具、經常蓋的小毛毯等。從事早教行業的錢報童玩會粉絲土豆媽告訴記者,人存在著身體接觸的需要,尤其是在嬰幼兒階段更為強烈,也就是說,在舒適的身體接觸中,孩子會得到一種心理上的放松。尤其在白天變成黑夜、寶寶想睡又怕失去知覺時,不安全感就會大大增加,此時某些物品對寶寶來說就非常重要。
從年齡上來看,絕大多數發生在6個月至4歲之間,一位媽媽告訴記者,自家寶貝的戀物行為在2歲左右表現最為強烈。
塗辣椒?強制戒斷不可取
正常的“戀物”不是病態
有多少父母知道,你的孩子為什麼愛吃手?為什麼總是抓住什麼都往嘴裡塞?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提出“敏感期”理論。
所謂“敏感期”是指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在某個時間段內,兒童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並不斷重復的過程。順利通過一個敏感期後,兒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個新的層面,並釋放出內在的新的生命力,進入下一個敏感期。簡單地說,寶寶戀物就是一種成長過渡期的依戀行為,是寶寶從“完全依戀”轉為“完全獨立”的過渡期間所產生的行為。
草莓媽告訴記者,自己曾在書上看到,寶寶有口腔敏感期,所以覺得只要給寶寶常洗手,保持手的干淨就好了。但家裡的老人說給她手指塗辣椒,用縫衣針嚇唬她。這樣的辦法在早教專家眼中Mary中是絕對不可取的。事實上,寶寶正常的“戀物”行為不是病態,是會隨著他的成長慢慢消失的,通常多數寶寶只是在特定的時候才需要依戀物,如必須抱著枕頭或玩偶才可入睡等。對於這種情形,媽媽一般無需干涉,更不應生硬地制止甚至強行奪走寶寶的依戀物。媽媽需要做的就是保證寶寶依戀物的衛生,其他順其自然就可以了。
“大家可以漸進式戒除,比如多買一件,不論是毛巾、小棉被還是小枕頭,當發現寶寶有特別依戀的現象時,不妨把一模一樣的東西多買一件,方便替換清洗,維持基本的衛生清潔。多找替代品,用其他寶寶感興趣的東西來轉移注意力,讓孩子難以對某一個情有獨鐘。”Mary說。
如何戒除戀物習慣
來一場戒除儀式吧
對許多父母來說,要抽掉寶寶的奶嘴、舊毛毯巾、枕頭,那可是一項艱巨的工程。善良的出發點總是換來寶寶的哭鬧不休,然後又跌進妥協的深淵。究竟怎麼改掉寶寶的戀物習慣呢?讓已經懂事的孩子離開他的戀物,跟自然離乳有某種意義上的神似。錢報童玩會粉絲開心媽給記者提供了一個好辦法——為戀物舉行告別小儀式。
首先,在幫寶寶戒除戀物習慣時,全家的態度一定要一致。給孩子做鋪墊的前提下,到了一個約定的時間,不妨與寶寶一起舉行戒除儀式,如戒奶嘴儀式,請寶寶跟奶嘴真正說byebye,一起把奶嘴“送走”。
“當時寶寶2歲多了,他常常聽到家門口幼兒園做操的音樂就很激動。我就給他講了一個故事,告訴他,奶嘴精靈長大了,陪伴寶寶時間夠久了,他現在要上幼兒園去了,為此我還帶他專門去幼兒園參觀了一下。儀式當天,我還特意買了一個小蛋糕,給奶嘴精靈慶祝。”當然,此後孩子還是會提起奶嘴,但更對幼兒園充滿了美好的期待。開心媽說,接下來,家長要常常給予寶寶獎勵,幫忙寶寶找到其他興趣,陪伴他,鼓勵他尋找其他更有趣的事物。“這個階段,我們全家又重新審視自己和孩子的關系,尋找孩子安全感缺失的原因,問題自然迎刃而解了。”
概 述 您好,手足口病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
“用溫水將兩條毛巾浸濕,稍微擰干、攤開,將毛巾逐一
在一歲之前的寶寶,無論是吃喝拉撒,都無法用言語來表達。作
大家似乎更偏愛肉團一樣圓滾滾的小寶寶,而且也覺得胖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