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我對胖球兒說:“你和爸爸玩小人兒(用手指做的親子游戲)去,媽媽做飯給你吃。”他屁顛屁顛地走了。
兩分鐘後,我去陽台拿蒜苗,發現父子倆僵持著,大的指著撒得滿地的積木對小的說:“你去撿起來!去!快點!”小的默不作聲,一副可憐相地趴在沙發上,和他爹打持久戰。
我閃身進了廚房,靜觀事態發展。才剛炒完面條的配菜,胖球兒忽地跑進廚房,一聲不吭地緊緊地抱住我的雙腿。我抱起他,故意不提剛才看到的一幕。胖球兒想哭又不敢哭的對我說:“媽媽,我要睡覺!”這孩子也不知自哪兒學來的,每次受了委屈,無處申辯時,都會來這一套。我拍拍他的背,親了他一下。面條很快熟了,他爹顯然覺得,胖球兒的舉動觸犯了他作為父親的威風,罪不容赦。此時跟過來,指著胖球兒說:“去給我撿起來。”我沒吭聲,胖球兒也沒有動。
開始吃面了,我喂他。他爹呢,破天荒地忙了起來:將胖球兒所有的玩具,要麼放進陽台的大櫃子中,要麼放在玩具箱裡。嘴裡嘟囔著:“我讓你什麼也玩不成!”我又好氣又好笑,一個簡單粗暴地干涉,一個懵懂無知地應對。鑒於孩子在場,且正進餐,我雖對他爹的做法忍無可忍,卻是一句話也沒說。
他爹並未因此解氣,臉上的表情,好似誰欠了他三千萬卻又冷不丁的賴了賬。胖球兒呢,倒是一沒見到他,就問:“爸爸呢?爸爸呢?”
其實,他爹犯的這種錯誤很常見,他以為他將玩具藏起來就達到懲戒的目的,卻忘了最關鍵的一點:他兒子壓根兒就沒明白,他不撿玩具和玩具被藏,二者有什麼關聯!事情的最初,如果當爹的態度再柔和一點,肯定就不會有後面的事情發生了。孩子和大人一樣,誰不想被人心平氣和地指出,自己哪裡不對呢?況且是處於逆反期的孩子。試想,如果面對的不是一個兩歲的孩子,而是一個成年人,處理起來,態度會不會完全兩樣?無論何時,不要忽略了他人(哪怕對方只是個孩子)的感受,站在平等的立場上,才能有平等的對話。
很多時候,我們家長是不是也要反思一下,孩子不聽話,事情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其歸根結底,就是大人的方法問題?!用對的方法引導孩子,本身就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教育啊。(悄然微笑)
骨鹼酶高,缺鐵吃什麼?
寶寶21天,睡眠很差,經常吐奶嗆奶,大便吃力,請問是寶寶腦
.Chj319 { display:none;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