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親寶網
親寶網
 親寶網 >> 1到3歲 >> 1到3歲教育 >> 父母要懂得教育布白藝術
1到3歲飲食1到3歲護理1到3歲疾病1到3歲教育1到3歲問答

父母要懂得教育布白藝術

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2》中有一句台詞:大人經常以為,和我們說很多話,就是溝通了;其實他們都是自己講,而我們通常都是假裝在聽。大人們為什麼不懂,多了就很難消化的道理呢?

試想一下,作為大人您是不是也不想有人經常在耳邊就一件事唠叨個沒完?須知我們的家庭教育是需要講究布白藝術的。

巧用“布白” 提高談話的效用

所謂布白,是藝術創作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為充分地表現主題而有意識地留出空白。

家庭教育中的“布白”藝術,就是在教育孩子時給孩子留有思考和想象的空間。因為,年齡大點的孩子隨著自我意識的觸角對自身內心世界的指向和深入,自尊心越來越強、對事物的評價有了自己的認識和尺度。因此,希望得到鼓勵和尊重,尤其不喜歡成人對自己的“指手畫腳”。

誤區:不留白,談話時“用墨”太多

有一則故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裡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激動,就准備捐款,並掏出所有的錢。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於是覺得一分錢也不捐。到牧師終於結束了長篇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錢,相反,還從盤子裡偷了兩元錢。

生活中,我們是否也犯過如牧師一樣的錯誤呢?當孩子出現錯誤時,為了讓他長記性,我們往往是“不厭其煩”“不辭辛勞”“苦口婆心”……孰不知,在渾然不覺中,孩子的心理已由最初對自己的內疚感,繼而發展到對家長一而再、再而三批判的憤怒。

 

畫面一:沒有新鮮感的談話

菲菲今年6歲了,媽媽在開家長會時聽老師說,父母要經常與孩子進行溝通,於是媽媽每天吃晚飯時都會同菲菲談話。但是,每次都是教育菲菲在幼兒園裡該如何遵守紀律,該如何與其他的小朋友相處,該如何尊敬老師等等,每次聽到媽媽說這些話,菲菲都是緊縮雙眉,緊閉嘴唇,一言不發。

專家分析:這種一成不變沒有新鮮感的談話, 孩子肯定是不喜歡的,自然也起不到任何教育效果。一次毫無新鮮感的談話,對孩子來說無疑是痛苦的。就像是一張畫紙上畫滿了橫線和豎線,讓人看了除了眼暈之外,感不到半點美感。

畫面二:批評一次,我就知道錯了

珊珊吃飯的時候,不小心把碗打翻了,被媽媽批評了幾句。剛收拾好爸爸回來了,爸爸隨口問了一句怎麼了?媽媽和爸爸說著,又指責珊珊毛手毛腳珊珊回到自己的房間,砰地關上門。

專家分析:從心理學角度講,第一次挨批評時,學生的厭煩心理並不太大,但是在第二次,往往厭煩度倍增。如果再來個第三次、第四次,那麼批評的累加效應就更大,厭煩心理就會以幾何級數增加,說不定因而演變成反抗心理,甚至達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因為孩子一旦受到批評,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心理平衡,受到重復批評時,她心裡會嘀咕:“怎麼老這樣對我?”孩子挨批評的心情就無法復歸平靜,反抗心理就高亢起來。

畫面三:媽媽,我不想再聽您的表揚了

劉慧經常用“你真棒”表揚孩子,; 一開始,孩子聽到媽媽說“你真棒”,會很有成就感,很高興。但有的時候,她也僅僅是為了讓孩子做某件事,比如:“你真棒,把垃圾丟到垃圾桶裡吧。”很快,孩子就有了疑問:我到底哪裡棒?媽媽是真的表揚我嗎?聽到劉慧說“你真棒”,孩子就會不高興地說:“真的嗎?你想叫我做什麼就說吧。”

專家分析:同樣,對於孩子的表揚也不能太“廉價”,否則也會引起孩子的厭煩。當家長對這個孩子的某些“閃光點”作了表揚,起初這個孩子會很受感動,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孩子發現,家長對自己的表揚越來越多,而且有許多是有意拔高的,他認為這是家長在哄自己,名義上表揚,實際上是讓我注意這些方面,這分明是看不起我,不信任我,於是,他對表揚也會產生反感。

畫面中的媽媽是不是有你的影子呢?總是對孩子不厭其煩地說教、囑咐、批評,,以為只有如此,才能讓孩子“刻骨銘心”。殊不知,家庭教育是要講究布白藝術的。家長在平時與孩子的交談中要“點到為止”,適當地留點“空白”,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去反省。這樣,孩子就會敞開心扉,和你交心。

走出誤區:巧用布白 與孩子更好地談話

與孩子談話是一門藝術,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對此進行布白,既是動與靜有機融合的必須,又是充分激發孩子談話欲望之所需,更能體現家庭教育的藝術性,從而提高家庭教育的實效性。

1.談話前的准備

在談話之前,給孩子留下一些時間,讓孩子做好談話的准備,比如說讓孩子決定什麼時候進行談話,給孩子留下調整自己情緒、心態的時間,為接下來的談話鋪就了良好的心理基礎。

2.談話的第一句話

談話的第一句話很重要。父母最好從傾聽開始,不要單刀直入。 還可以從誇獎表揚孩子開始,或者從講一個故事開始,可以靈活掌握。如果一時沒有想好如何開頭,那麼也可以允許靜默的出現,讓孩子利用這段空白去進行思考。

3.向孩子提問之後

隨著談話的逐漸推進,如果家長向孩子就某個主題提了一個問題,馬上要讓孩子來回答,孩子會由於缺乏時間思考,很難把問題回答全面,因此,運用布白,是給孩子以思考的時間,時間的長短要與問題的難度相匹配,過長或者過短都不適宜。

4.孩子說完之後

在孩子說完一個問題之後,家長也不能立即就這個問題下結論,要給一定的時間讓孩子或反思或補充,以完善答案,使之更加的准確和全面。

5.總結談話之前

談話即將結束時,家長不要忙於對本次談話進行總結,要給孩子時間來思考總結本次談話的主題,充分發揮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6.總結談話之後

在您和孩子的努力下,對本次談話總結後,不要馬上就讓孩子離開談話場所,要適當布白,讓孩子利用談話結束後的幾分鐘,回想一下談話所達成的協議,並思索今後如何堅持做到協議中的條款。

Tips: 用“布白”要注意的四點:

1. “空白”不等於“不明不白”。“布白”應該有一定的目的性。家長給孩子留下“空白”後,不是讓家長省點工,歇把勁,緘口不語。在孩子進入“布白”設置的藝術境界後,家長應掌握火候給孩子一個“說法”。

2. “空白”不宜過“白”。任何藝術如果脫離了實際,將會變成缥缈的東西。對於親子之間的談話而言,“空白”只能占據極小的活動空間,家長在運用過程中,不能過分地誇大,變形,朦胧地使孩子如墜雲霧,無形中衍變成親子交談的一個“漏洞”。

3. “空白”不等於“空想”。家長應當立一個竿子,讓孩子循著影子去有序地活動,不能讓孩子信馬由缰盲目馳騁,毫無目的地漫游遐想。家長應當稍作調撥,所談內容應很好地與“空白”銜接,為“空白”彈好前奏曲。

4. “布白”不宜過“濫”。“布白”運用過多,就會使人產生七零八落之感。家長在運用的過程中,不能無休止地給孩子營造“空白”,弄得孩子窮於應付,致使親子間的雙向互動難以合拍。

 

1到3歲教育
寶寶6個半月站著的時候身子搖晃正常嗎?

寶寶6個半月站著的時候身子

頻繁洗澡破壞寶寶“天然屏障”

記者從滬上部分醫院了解到,最近前來就診各種皮膚干燥脫

青少年會不會患手足口病

概 述 我現在已經有21歲了,但是這段時

小孩子是不是還是不要剃光頭呀?

小孩子是不是還是不要剃光頭

Copyright © 親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