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親寶網
親寶網
 親寶網 >> 1到3歲 >> 1到3歲教育 >> 孩子從小不吃虧好嗎
1到3歲飲食1到3歲護理1到3歲疾病1到3歲教育1到3歲問答

孩子從小不吃虧好嗎

孩子小小年紀就養成了“不吃虧”的性格?遇到不高興的事滿口污言穢語?這些舉動究竟來自哪裡呢?在與小伙伴交往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你吃虧、他占便宜的情況發生。這種吃虧有時是物質上的,有時是身體上的,有時是精神上的。但是這只是人生需要面對的一道“難題”。寶寶如何去面對,如何去選擇也許應該由他們自己決定……

家長的不良行為或語言,直接對孩子造成了負面影響,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設立了絆腳石。

絕不吃虧

天津市某幼兒園小班老師透露,九成以上的小班新生家長曾經直接告訴或者暗示過孩子:“遇到有人打你,你就要更厲害地打回去。”

已有10年幼教經驗的王老師表示,對於剛剛進入幼兒園的小班孩子,老師們通常重在保證孩子的安全和進食、適應新環境及培養孩子的個人生活能力等,但從今年來看,她們至少要拿出70%以上的精力來平息孩子們之間的“戰爭”。王老師回憶說,她所在幼兒園新學期安排的第一節集體活動課,是讓孩子們一起到器材室玩兒玩具。為了讓全班的30名孩子都有玩具可玩兒,三名老師特意將孩子們分成了三組。誰知當玩具擺到孩子面前時,原本分成的三個小組立即大亂,許多孩子隨意跑到其他區域搶奪別人的玩具。全班30名孩子竟然有10多對在打架,有些還是三四名孩子在搶奪同一玩具。不少孩子都對其他小朋友推、打、踢、抓等。

更令老師驚訝的是,當一個女孩的玩具被男孩子搶走時,她竟然揮起巴掌給男孩來了一個耳光。而當老師詢問女孩為何打小朋友時,女孩振振有詞地說:“我媽媽說了,誰要欺負我,就讓我打他,可不能吃虧。”

在接下來的一個禮拜,王老師和其他幾名老師絕大部分時間都在給小朋友們“勸架”。往往是這對小朋友剛結束“戰斗”,另一對小朋友又開始“宣戰”。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們特意進行了調查,從結果來看,九成以上的兒童家長在新生入園前或平時曾多次教育子女“不要吃虧”,一些家長不僅教育子女受到欺負時要采取暴力的方式反擊,甚至還有家長專門教導子女如何打人。

◎專家觀點

“孩子現在不吃一點虧,長大就會吃大虧。”天津市河北區第十幼兒園董娟園長分析說。由於獨生子女及“六個大人一個孩子”現象的普遍,家長擔心孩子到了新環境可能會受“欺負”的心理很正常,但也應該正確面對小朋友間發生的摩擦。比如當小朋友推了自己孩子一下時,應該教育子女主動去告訴老師,而不是采用暴力還擊的方法。

董園長指出,如果在幼兒時期孩子長時間處於“自己永遠不能吃虧”的意識下,就會導致自我意識的不斷膨脹。這種極度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成年後就很難和其他社會成員融洽相處,往往會因為一點瑣事就采取暴力手段還擊,以致出現嚴重的後果。可以說,如果家長在幼年時期培養了兒童“以牙還牙”的心理,不僅不是對孩子的愛護,還會給孩子的將來埋下巨大的隱患。

滿口髒話

一些曾經在成人口中流行的、甚至連大人都難以啟齒的髒話,如今卻變成了兒童的口頭禅,也出現在純潔的幼兒園小朋友的嘴裡。

“當我第一次聽到‘我靠’這個詞竟然出自4歲的小雨辰(化名)之口時,心裡真不是滋味。而這句髒話,幾天前他還不會說。”近日,在天津市某幼兒園中班的韓老師講述了她的所見所聞。

韓老師說,由於小雨辰的父母都很忙,他大多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在此之前的一年多幼兒園生活中,韓老師從來沒有聽過雨辰說髒話。而就在“十一”放假後的第一天,另一名小朋友不小心踩到了雨辰的腳,小雨辰竟然脫口就說道:“我靠。”臉上還帶著大人不滿時通常才會流露出的表情。聽到這樣話語的韓老師急忙上前追問他在說什麼,滿臉狐疑的小雨辰再次說出了“我靠”。在接下來的一整天幼兒園生活中,每每小雨辰不滿意的時候,這兩個字就會脫口而出。

當天晚上,當韓老師將小雨辰的異常變化告訴他的爺爺時,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小雨辰爺爺說,“十一”黃金周期間,放假的兒子、兒媳終於有時間和小孫子在一起了。放假的7天中,小雨辰一直和父母一起生活。而那句髒話,正是雨辰父親的口頭禅,尤其是在雨辰父親接電話的時候,使用這兩個字的頻率最多。只是短短7天的接觸,小雨辰已經將這句話牢記在心並運用自如了。

如果說小雨辰的語言某種程度上還可以接受,那麼如今已經上大班的女童瞹瞹說出的髒話,甚至連大人都羞於啟齒。她所在的幼兒園齊老師說,從入園到中班,老師們並沒有發現瞹瞹有說髒話的毛病。而到了大班,瞹瞹的髒話不僅突然多了起來,而且其內容越來越污穢。幼兒園老師多次教育,在瞹瞹身上也是收效甚微。在一次家長會上,老師與瞹瞹母親的一次長談才找到了其中的原因。

原來,從小班到中班,瞹瞹的母親一直沒有工作。瞹瞹每天都是由母親接送,絕大多數時間也是母女倆在一起。到了大班,找到工作的母親下班很晚,每天就只能由瞹瞹的姥姥先將她接回去。瞹瞹的姥姥在農貿市場內擺了一個蔬菜攤,長時間待在蔬菜攤的瞹瞹,從市場混雜的人嘴裡學會了這些污言穢語。

◎專家觀點

董娟園長對此分析,從生理學角度來說,3~6歲的兒童是一生中記憶力最強和接受事物最快的階段。這個年齡的兒童辨別是非、分辨對錯的能力極其微弱,只是簡單的模仿。家長一些不良的行為和語言的頻頻出現,無疑是對兒童的一種反復強化過程。這個負面的強化過程,就會讓兒童學會這些不良行為和語言。而且越是聰明的孩子,其接受能力和記憶能力就越強。

應該指出的是,這個年齡的兒童一旦沾染上不良的行為和語言,往往會影響到今後的一生。此外,糾正這些兒童的不良語言和行為,往往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來進行“淡化教育”。在糾正兒童的同時,還需要糾正家長的語言、行為並創造一個文明的環境。

吃虧是福嗎?

華仔身體不好,看起來比較弱小,所以其他小朋友喜歡欺負他,華仔媽媽跟老師談了很多次,但是華仔還是屢次戰敗而歸,請求媽媽援軍出動,華仔媽媽總是會找到人家家裡去大鬧一場,這時華仔才會甘心。與華仔媽媽比,小璐生活在單親家庭,媽媽總是教育女兒謙讓,但是沒想到女兒膽子越來越小,特別是遇到男孩子的欺負,只知道哭。寶寶吃虧了,到底應該如何應對,吃虧到底是不是福?

“吃虧”是一道社交題

在與小伙伴交往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你吃虧、他占便宜的情況發生。這種吃虧有時是物質上的,有時是身體上的,有時是精神上的。但是這只是人生需要面對的一道“難題”。寶寶如何去面對,如何去選擇,會影響到他們一生處理這類問題的行為模式。幼兒期是人生社會化的起始階段,寶寶能否積極地適應各種環境,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擔起社會的責任,樂觀地對待人生,這個時期的生活經驗和教育狀況至關重要。因此,需要幫助寶寶很好地面對“吃虧”這道試題。

答題者應該是寶寶自己

網友“山下清一軒”認為,孩子小時候吃虧並不是什麼壞事。Sam從小性格很溫和,就沒有看到過他主動和別人爭嘴打架。幼兒園時代,經常看到Sam被鄰家孩子追得滿院子狂奔。從幼兒園回家,經常臉上、脖子上、手背上帶著些許傷痕回來,但他從來都說沒關系,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問起是誰干的,他的小臉上會流露出一副打死也不說的神情,幾次以後我們也不再問了。

起初我們認為他是有些懦弱,可到上小學以後發現,這是他的生存智慧。首先,因為他不主動惹事而得到了很多朋友,大家和他在一起感到很安全。經常碰到一些同學的家長說起來,讓他們家孩子和Sam一起玩,真的很放心。聽到這樣的話,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孩子有自己的應對策略。細細思量,的確,Sam這樣比較溫和的孩子,不崇尚武力解決問題,不去惹麻煩,遠離讓他感到有危險可能的環境,這不是一種智慧嗎?

“吃小虧”有價值

何為“大虧”、“小虧”,每個人的評價標准有所不同,寶寶被小朋友打了,有的媽媽認為沒什麼大不了,有些媽媽則會大發雷霆,找上門去興師問罪。其實,只要不危及寶寶的人身安全、不涉及人格尊嚴,這種源於外界的行為或語言致使寶寶遭受的挫折,都可以稱為“小虧”。不能“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吃點“小虧”,有助於培養寶寶健康的心理、形成良好的品格,以及面對挫折的適應能力和學習與人交往的技巧,有利於寶寶社會化的進程。

“吃虧”有底線

“吃虧未必是福”。凡事應實事求是,具體分析,應有分寸,“過”和“不及”都不行。涉及到人格尊嚴和人身安全時,媽媽就應及時介入,避免寶寶“吃虧”了。

貝貝和妮妮鬧矛盾。一天貝貝和媽媽在小區玩,正好碰到了妮妮和家人。妮妮的媽媽、姥姥、姥爺全都圍住貝貝訓斥,可憐的貝貝嚇得哇哇大哭。貝貝媽生氣了,對方的做法已經對女兒造成了傷害,已經不是吃點小虧的問題,貝貝媽嚴肅地對對方說:“小朋友之間的矛盾應該由她們自己解決,你們沒有理由,也沒有資格訓斥我的女兒!”然後把女兒攬在懷裡安慰著:“別怕,有媽媽在!媽媽知道你從來都是一個好孩子!他們訓斥你是不講理的。媽媽相信你,即使有錯誤也會改正好!”

當吃虧變成莫大的傷害時,你一定要給脆弱的寶寶一個堅強的支持,幫助他們走出陰影。

怎樣讓寶寶學會謙讓又不吃虧

1、讓寶貝自然流露和表達他內心的感受

當寶貝還是一個心智和感覺系統都不成熟的小家伙的時候,沒有什麼比讓他體會自身的內在感受和真實的情感流露更可貴的經驗了。

這時,你所要做的,就是多讓他和外界環境接觸,讓他在與外界的人和事互動的過程中盡情地流露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這也是他心理成長所需要的養分。比如,他和小朋友之間發生爭搶時,別告訴他該做什麼,看看他自己會怎麼做。在他自己做的過程中,他的個性,他的內心世界,他的渴望和疑惑,都會簡單地傾瀉出來。此時,玩具本身對他來說並不重要,他想要的是自己內心的表達。

2、事情過去之後,與寶貝分享感受

當一件事情過去之後,可別讓它就這樣過去了。這時,你可以和寶貝分享一下對這件事的感受。“你很想要那個球是嗎?果果也想要,有什麼好辦法呢?可不可以一起玩呢?可不可以果果先玩寶寶再玩,或寶寶先玩果果後玩。”

即使寶貝還不會說話也沒關系,通過和寶貝這樣的聊天,可以幫助寶貝建立更靈活地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讓他明白謙讓也是其中的一種辦法。

3、通過經典故事,讓寶貝理解謙讓的含意

隨著寶貝漸漸長大,可以讓他誦讀經典,並給他講講故事中的含義,當“融4歲能讓梨”這樣朗朗上口的句子印在他的記憶裡的時候,這個故事所蘊藏的內涵,也就會慢慢深入到他的心裡了。這個正面的例子,在會不知不覺中成為寶貝願意學習和效仿的行為規范。

4、和寶貝做角色游戲,幫他體會謙讓的樂趣

當寶貝大到可以玩角色游戲的時候,就可以設計一些這樣的情景和他一起來玩。比如,讓他扮演小貓和小狗,你扮演大熊,小貓是有禮貌的孩子,小狗是沒禮貌的孩子,小貓主動把座位讓給大熊爺爺受到了表揚;小狗不讓,惹得大熊爺爺很傷心;也要讓寶貝扮演大熊,體會別人讓給他座位和不讓給他座位,有什麼不同的感受。

5、啟發寶貝思考和判斷,自己該不該謙讓

當和寶貝一起在游樂場或其他環境玩耍時,如果遇到相應的場景,就可以和寶貝討論,是否該謙讓,為什麼該?為什麼不該?啟發寶貝就事論事,幫助寶貝建立是非標准。


1到3歲教育
孩子敏感多疑源於父性教育缺失

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多的父親在家庭中承擔了經濟功能,

嬰兒喂養米粉

嬰兒喂養米粉

如何替寶寶在戶外防蚊蟲

  我們知道,相對於成人來說,蚊子更喜歡寶

寶寶臉部干裂

健康咨詢描述:

Copyright © 親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