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成長中出現的一些“壞毛病”,很多是跟成長年齡有關的,年齡越小的時候,出現的頻率就越高,一般到了1~2歲後,這些“壞毛病”就會慢慢消失了。
如何對待孩子成長中的壞毛病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總是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小毛病”,比如吃手指啊、到處亂爬啊、挑食偏食啊、說髒話啊……這些毛病有些看似不是什麼大事,但卻讓不少的家長感到特別頭疼。其實,寶寶成長中出現的這些“壞毛病”,很多是跟成長年齡有關的,年齡越小的時候,出現的頻率就越高,一般到了1~2歲後,這些“壞毛病”就會慢慢消失了,但如果隨著年齡的增長,仍是沒改正過來的話,那就可能會發展成為一種不健康的心理了。那麼,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爸爸媽媽應該要如何去應對孩子的這些“壞毛病”呢?
吃手指
寶寶成長過程中有一個階段是特別喜歡把手伸進嘴巴裡的,或者是看見什麼就往嘴巴裡送,不管這東西是干淨的還是髒兮兮的。對此,很多媽媽感到特別的頭疼。其實,這是寶寶學著用嘴巴來感知事物的時期,爸爸媽媽們需要做的就是,把寶寶長長的指甲剪短、磨平,把寶寶的小手洗干淨一點,看見他抓一些髒的東西往嘴巴裡送的時候就幫他換一些干淨的物品。等孩子再大一點,這種吃手指或者是看見什麼就往嘴巴裡送的“壞毛病”慢慢就會消失了。
但也有一些小孩,由於父母為了自己的事業,抽不出時間去陪孩子,忽略了孩子的正常心理需求,由於缺乏親子之間的感情慰藉,孩子便只能通過其他方式,如吮手指、咬手指、咬指甲、吮奶嘴、咬各種物品等,來代替對母親的依賴,久而久之,便養成了這種不良習慣,形成了一種不正常的依賴心理。像這種情況,爸爸媽媽們就應該要及時地去糾正他們,給孩子多點關心,培養孩子多點興趣愛好,參加各種有意義的游戲,轉移注意力,但千萬不要粗暴制止,以免加重孩子的心理壓力而使得咬手指的現象更加嚴重。比較大的孩子,如果父母已經想盡辦法都無法改變孩子的情況,可以到醫院請教心理醫生予以指導,畢竟每個孩子的情況是有很大的差異,有些是需要干預治療的。
到處亂爬
爬行能夠很好地鍛煉寶寶的動作協調能力,不會爬行或爬得不好寶寶,以後的平衡能力及動作協調能力也會相對差一些。一般來說,寶寶長到8、9個月的時候,已經學會爬行了,這個時候,寶寶的活動范圍就變大了,它是寶寶開始主動接觸和認識事物的階段,爬行對促進寶寶認知能力的發育也是很有幫助的。此時,爸爸媽媽應該要做的,不是限制孩子的爬行,而是騰出一塊空地,把地板拖干淨,或者鋪上干淨的墊子,放一些玩具在寶寶面前,讓他可以追逐著玩具盡情地向前爬行。當然,為了安全起見,最好讓寶寶在爬行過程中不超出父母的視線范圍,同時,把一些可能對寶寶的安全造成威脅的物品收好。等寶寶學會走路後,也就慢慢不喜歡在地上爬行了。
挑食偏食
當前,在我國兒童中,因為偏食、挑食等不良飲食習慣導致的營養問題還是比較常見,孩子們在生長發育過程中,不是高而瘦的豆芽菜體型,就是胖墩兒,甚至一些“富貴病”如糖尿病等也提前向兒童襲來。因此,面對孩子偏食挑食的毛病,也是讓很多家長為之頭疼的。那麼,怎麼去糾正孩子的這種挑食偏食的壞習慣呢?
首先,父母應該要先了解孩子為什麼不愛吃某種食物。孩子不愛吃某種食物,既有生理性的原因,也有是心理性的原因。如有些孩子不愛喝牛奶,可能是因為孩子牛奶蛋白過敏,孩子在喝了牛奶後會出現腹脹、腹瀉等不良反應,因此他們就不喜歡喝了,如果是因為這種原因,就不能強迫他喝,我們可以讓孩子改為喝低敏奶,同樣也可以獲取跟牛奶相近的營養成分。另一方面,兒童對某種食物偏愛或者厭惡,也有可能是心理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如受家人的影響,爸爸媽媽不愛吃的,孩子也跟著不愛吃,或者爸爸媽媽看到孩子比較喜歡吃某種東西,就老給他吃,孩子不愛吃的,就不敢再給他吃,從小順著孩子的需求,久而久之,就養成了一種挑食的不良習慣了,而這種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改變了。因此,對於這種孩子挑食的解決辦法,我們主要采用心理糾正的方法,通過父母的語言或者以身作則來糾正,但切不可強迫進食,以免產生逆反心理。比如,當孩子不喜歡吃某一種菜的時候,可以在一次吃飯時專門做一道這菜,烹饪的方式可以稍微改變一下,然後家人在孩子面前先故意討論“今天這道菜這種烹饪方式真好吃啊”之類的話,然後適當地問問孩子:“你想嘗嘗嗎?”,這樣的談話,經過數次之後,也就在不知不覺中讓他產生了想嘗試的好奇心理了,這個時候,家長應該趁機加以表揚,以鞏固孩子下次繼續吃這道菜的行為。
說髒話
寶寶說髒話,有時可能只是覺得好玩,想吸引大人的關注,因此,可以通過冷處理的處理方法,如假裝沒聽見,不理睬他,通過這種冷處理的方法,讓寶寶感到,說髒話並不能引起大人的注意,說髒話並不好玩,慢慢地,他覺得無趣後自然就會慢慢減少說髒話的次數了。如果是寶寶有一定理解能力了,爸爸媽媽就可以通過故事的方法教育他,讓他知道,說髒話是一種不好的行為,是會讓別人討厭的行為,這樣,他就會改掉這種毛病了。另外,寶寶之所以學會說髒話,很多都是從身邊接觸的人那裡模仿來的,因此,家長應該要為孩子的成長創造一個文明的環境,以身作則,不要在寶寶面前說髒話。
總之,兒童不良行為是兒童在發育過程中出現的行為變異,但尚未構成疾病,這種不良習慣的糾正需要父母及老師互相配合,首先了解清楚原因,消除不利因素,再進行正確的引導,而不是粗暴地制止、批評,同時,父母還要多培養孩子的興趣,鼓勵孩子多參加有意義的活動,轉移注意力,消除各種壓力,使孩子在心理上獲得滿足和安慰,從而消除不良習慣
1歲1個月B鼻梁、眉尾出現青
母乳喂養時常發生的問題和處理辦法 應對乳頭破裂 每次哺喂時
家裡的水有水鹼
我很著急,小巫老師能不能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