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親寶網
親寶網
 親寶網 >> 1到3歲 >> 1到3歲教育 >> 家庭教育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1到3歲飲食1到3歲護理1到3歲疾病1到3歲教育1到3歲問答

家庭教育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父母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出現意見分歧,和祖輩之間也可能出現不一致。專家認為,不統一的教育方式和觀念會讓孩子失去心理上的穩定感和安全感。而長此以往,孩子會在性格上形成依賴性強、情緒波動大、不大合群、膽怯這些個性特征。

近日,重慶市學前家庭教育現狀顯示,45.9%的家庭都存在家庭成員教育不一致的問題。重慶市學前家庭教育調研中期研討會在沙坪壩舉行。調研報告顯示,家庭成員間教育不一致是目前家庭教育最大的問題。重慶市學前家庭教育現狀調研,由民進沙坪壩區委員會組織,西南大學、重慶師范大學、沙坪壩區進修學院的專家參與,涉及調研的幼兒園有25所、家庭有2425個。

調查顯示,父母育兒自信度低:僅5.21%的父母在育兒過程中游刃有余;3成多父母在育兒過程中有問題而不知如何處理;近9成父母在育兒方面缺乏自信。很多人常常將寶寶出現的一些問題行為歸咎於隔代教育。其實,在調研中,專家們發現,在家庭教育方式中,成員間教育不一致才是家庭教育最大的問題,45.9%的家庭都存在這個問題,其次才是“工作忙”和“隔代教育”。

家庭教育中的“不一致”是相當普遍的現象。父親和母親可能出現不一致,父母和祖輩可能出現不一致,祖輩之間也可能出現不一致。這種不一致有的反映在教育思想上,有的反映在教育內容上,有的則反映在教育途徑和方法上。專家認為,不統一的教育方式和觀念會讓孩子失去心理上的穩定感和安全感。而長此以往,孩子會在性格上形成依賴性強、情緒波動大、不大合群、膽怯這些個性特征。調查結果顯示,近7成媽媽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只有半小時左右。更讓人覺得詫異的是,“看電視”已經成了媽媽們陪伴孩子的一種主要方式,其次才是陪孩子做游戲、外出郊游。

家庭教育問題1:孩子缺乏安全感

爸爸媽媽扮演紅臉白臉的角色時,必須考慮是否會讓寶寶接收到矛盾或是不一致性的信息,一旦寶寶感受到教育上的不一致性,可能會讓寶寶有種無法預測感,進一步帶來缺乏安全的感覺。

家庭教育問題2:讓孩子失去主見

一個打一個護,寶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沒有,不同的標准很可能會造成寶寶價值觀的混淆,讓他難辨是非,也有可能會讓寶寶將來的個性容易投機取巧,逃避問題,失去自己的想法和主見。

家庭教育問題3:孩子習慣找借口

如果寶寶一做錯事情,父母就用罵或打的方式解決,然後過一會再去安慰寶寶,長期下來,寶寶會認為不論做錯什麼事,不必經過反省也不用調整自己的行為,終究會被原諒。如此可能會養成將來找借口、遇到事情就逃避的人格特質。

家庭教育問題4:會破壞親子關系

紅臉白臉的角色扮演,也有可能會讓寶寶產生親近白臉但懼怕紅臉的狀況,造成親子關系的疏離,不僅達不到教育目的,更有可能會讓家人間失去更多寶貴的情感。因此,爸爸跟媽媽必須好好考慮,究竟有沒有必要犧牲親子關系來達到一種“立竿見影”的教育效果。

家庭教育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別當著孩子的面爭執,先以一人的意見為主;當家庭成員意見相左時,應該如何化解這樣的窘境呢?有專家表示,當寶寶還在襁褓時期時,建議爸爸跟媽媽能夠先針對教養小孩的問題加以討論,這樣可以避免在往後教養寶寶的時候出現不和諧的聲音。爸爸跟媽媽不可避免地總會出現持相反意見的時候,即便如此,寶寶在現場的時候,爸爸跟媽媽也應在和氣、平穩的氣氛下達成共識,可以先以其中一人的意見為主,讓寶寶有一個可遵守的行為准則,然後趁著寶寶不在場的時候好好溝通。

假如爸爸跟媽媽討論後的共識與之前要寶寶遵守的准則不同,也不要尴尬,向寶寶認錯,因為寶寶也能在爸爸媽媽道歉並告知新的准則的時候,學會勇於承認錯誤,這對寶寶而言也是非常好的學習機會。僅5.21%的父母在育兒過程中游刃有余。3成多父母在育兒過程中有問題而不知如何處理。近9成父母在育兒方面缺乏自信。超5成的母親依然是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擔者,而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參與度最低,甚至還不如長輩。

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家庭是具有婚姻關系、血緣關系的或收養關系並且長期共同生活的小群體,是社會的基本生活單位。家庭是孩子的情感歸宿,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同時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第一所學校。而家庭教育則擔負著對兒童傳授文化知識、培養到的素質、知道行為規范、幫助自我謀生等責任。因此,家庭教育對兒童、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時期,物質文明的高度發達、多元文化的沖擊、信息時代的到來、獨生子女的增多等因素都使得我們的家庭教育面臨著許多新問題、新挑戰。 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家庭教育觀念落後

一些父母把教子成才僅僅與孩子個人前途、家庭榮譽、幸福聯系在一起,為國教子的觀念不強,為社會育才的意識淡薄。特別是一些父母由於育人觀念陳舊,將注意力放在知識傳授上,始終把應試教育與升學作為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忽視了對子女興趣、理想、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等,對孩子由“望子成龍”“盼女成風”逐漸演變為“逼子成龍 ”“逼女成風”。其結果就是抹殺了孩子的獨立人格和主動精神,使孩子成為父母的“附庸”。這些家庭教育觀念中傳統的、專制的、保守的成分,是當代家庭教育發展的主要障礙。

(二)家庭教育內容比較片面

1)重智力教育,輕德育培養。目前,我們正處於知識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創造財富。因此,我國大部分父母把孩子的智力教育放在了家庭教育的第一位,把孩子的成績放在第一位。很多父母為了能讓孩子取得好成績,考名校,不惜花大量的錢為孩子買輔導書、配電腦、請家教等,而在孩子的德育培養上卻不捨得花錢,費心思。殊不知,一個人知識再豐富、個人能力再強,不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也只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2)重知識學習,輕實踐鍛煉。在當今社會,大部分父母都還有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因此,很多父母不惜花一切精力來抓孩子們的學習成績,給他們布置了大量的課外作業,請家教幫他們輔導,送他們上各種各樣的培訓班,甚至部分父母限制孩子的外出、交友、參加社會實踐等活動。這種做法只會適得其反,導致孩子們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青少年只有經過社會實踐的鍛煉,將書本上的知識和實際情況緊密結合,才能在成長的過程中,經受住各種挫折,磨練堅強的意志, 文檔沖億季,好禮樂相隨mini ipad移動硬盤拍立得百度書包 形成良好的品德。 

   (三)家庭教育方式不科學

1、嬌寵教育型。這種類型的父母不重視孩子的自理能力、勞動習慣的培養,對孩子的要求過於滿足。他們把孩子放在家庭的中心位置上,把孩子視為掌上明珠,對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順、言聽計從,對他們缺乏管束,很容易使他們形成好吃懶做、任性放縱、缺乏獨立生活自理能力等不良品質。父母對孩子的嬌寵表面上看是無微不至的關懷,實際上是剝奪了孩子對人生的正常體驗,影響孩子生存技能和自制自理能力的培養。

2、專制教育型。這種恰好與嬌寵教育型相反,這種類型的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過高 ,一旦孩子未達到其要求,輕則說罵,重則遭受皮肉之苦。這種“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只會使孩子的心理逐漸扭曲,從而無形中形成了殘暴的性格。

3、放任教育型。主要表現為父母對孩子明顯缺乏責任心,沒有對孩子進行正確、及時、有效的管理和照顧。一些父母對子女教育放任自流,學習上不過問,生活上不關心,品德上不教育,對子女的成績不表揚,對子女的缺點不批評,一味地讓其自由發展,久而久之將導致子女性格上的缺陷,形成扭曲的心態,甚至產生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

4、狼性教育型。狼性教育就是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社會上,對孩子進行“狼”的教育而非“羊”的教育。在社會主義市場和社會競爭日益加劇的背景下,一些父母從孩子小時就開始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讓其以後在社會上有競爭力。這種教育類型是在社會競爭壓力的背景下而衍生出來的教育方式,這種一味的培養孩子的競爭觀念和競爭意識的做法,最終只會導致孩子缺乏愛心,甚至是性格的扭曲,從而不利於孩子身心的建康發展。

二、我國家庭教育問題的原因

主要從社會和家庭兩方面來進行分析:

(一)社會因素。1.傳統腐朽思想的存在。大部分的父母都有“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思想,希望孩子們能光宗耀祖。受這種傳統思想的影響,父母們認為子女的成才與否與家庭的榮辱興衰密切相關,認為父母的功過決定著孩子們的成長成才。 這樣,父母自然就把自己所承受的壓力轉嫁給孩子們,客觀上就削弱了家庭教育的效果。2.多元文化的沖擊。全球化程度日益深入、網絡時代的飛速發展,使得西方腐朽思想、不良思潮紛紛湧入我國,加上國內封建殘余思想還繼續存在,給我們的家庭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壓力。而且社會上的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網絡等大眾傳媒上的凶殺、迷信、暴力等不良文化帶來的負面沖擊也嚴重影響了家庭教育作用的發揮。3.好的物質生活的影響。隨著社會物質財富日益增多,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普遍提高,家庭生活質量的改善給家庭教育帶來了優越的物質條件,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很多家庭條件較好的父母,試圖用物質獎勵來激勵孩子取得好成績,不注重樹立子女正確的價值觀、金錢觀,隨之而來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對子女普遍的驕縱溺愛情況。

(二)家庭因素。1.父母教育觀念和方法錯誤。父母們的教育觀念決定著家庭教育的具體內容和方法,因而不正確的教育觀念必然導致教育內容的片面、教育方法的失誤。目前我國大部分家庭的教育觀念還比較落後,這種落後陳腐的教育觀念必然導致不科學、不合理教育方法的出現。而家庭教育方法的不當,常會給孩子精神上和肉體上造成巨大傷害,從而影響到了孩子的身心健康,進而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2.父母身心素質偏低。目前我國父母的身心素質普遍較低,沒有給孩子做一個好的示范,沒有以身作則,這勢必將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俗話說:“言傳身教,身教重於言教。”父母的行為舉止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家庭教育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現在很多父母心理素質偏低,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對孩子缺乏耐心,看見孩子做錯事,不是耐心地講道理,而是大發脾氣,不是打,就是罵。這種錯誤的教育方法嚴重影響了家庭教育的實際效果。3.家庭關系的不和諧。一個和諧的家庭是孩子成長的重要保障,是家庭教育順利開展的前提和基礎。家庭關系不和諧帶來的緊張壓抑氣氛,極易引起孩子們情緒不穩定、心靈失衡。父母之間的爭吵會讓孩子們產生恐慌的心理,也會影響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從而失去了對父母的尊重和信任。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容易自卑、封閉、厭倦家庭和仇視社會的畸形性格,進而形成反社會的扭曲心理,嚴重的還將走上違法犯罪的不歸之路。

三、解決家庭教育的對策

眾所周知,父母、家庭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第一所學校。因此,解決家庭教育,重點應放在父母的肩上。

(一)父母要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努力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父母要不斷學習,豐富自己,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和心理素質。尤其是在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父母更應該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結構,使之能滿足孩子們的求知欲,勝任對孩子的教育指導工作。除此之外,父母還應該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使家庭充滿溫馨,讓孩子們能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和期待,從而激發他們推動自己不斷進取。

(二)更新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已經輻射和滲透到我國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家庭教育作為社會生活的組成部分,必須隨著時代對家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進行相應的變革,這種變革首先應該是觀念上的變革,因為觀念是行為的先導,有什麼樣的教育觀念就會有什麼樣的教育方式。所以,父母要更新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在實施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始終要全面施教、以身作則、愛嚴結合、要求一致。

(三)聯合學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在人的一生中,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對其成長、成才的影響是最深刻、最長久的。尤其在青少年時期,這個時期是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家庭和學校幾乎構成了青少年全部的生活空間。如果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不和諧,甚至相互沖突,不僅會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嚴重的甚至導致心理疾病:而且還會嚴重影響學校教育教學的質量。因此,父母必須和學校聯系溝通,將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互相融合,確保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方向一致,優勢互補。父母應該學會借助學校豐富的教育知識和資源、豐富的教育觀念,積極配合學校教育,改進家庭教育方式,促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長。  

 

1到3歲教育
臉愛紅,怎麼回事

臉愛紅,怎麼回事

寶寶尿布上面的尿發粘,用手摸干了也是粘手?而且有些黃黃的顏色。

寶寶尿布上面的尿發粘,用手摸干了也是粘手?而且有些黃黃的顏

7個月寶寶輔食加調料嗎?

7個月寶寶輔食加調料嗎?

一歲半寶寶可以喝芹菜豆腐湯嗎?

一歲半寶寶可以喝芹菜豆腐湯

Copyright © 親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