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親寶網
親寶網
 親寶網 >> 1到3歲 >> 1到3歲教育 >> 小心做了家庭教育中的“外行”父母
1到3歲飲食1到3歲護理1到3歲疾病1到3歲教育1到3歲問答

小心做了家庭教育中的“外行”父母

家庭是個環境,孩子就像生長在其間的植物。環境裡的土壤營養是否充足,水分和陽光是否適當,都會影響到孩子這株“植物”的“精神生命和物質生命”。

你用刀割他,他能不痛嗎?你用火燒他,他能不焦嗎?你把他放在冰天雪地裡,他能不凍僵嗎?你用惡劣的語言去說孩子,就是用刀去割他,他的心就會留下傷口;你不去疏導而去激怒孩子,孩子的理性就會在暴躁中燒焦;你讓孩子感不到任何愛,他的心就會凍僵。

家庭是個環境,孩子就像生長在其間的植物。環境裡的土壤營養是否充足,水分和陽光是否適當,都會影響到孩子這株“植物”的“精神生命和物質生命”。給“外行”的父母當孩子,就像是植物生長在土壤或者光照有問題的環境裡,肯定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發育不良。

觀察孩子,要著重關注孩子的性格和人生態度,因為性格和價值觀對孩子的影響是長久的。如果把孩子比成一部汽車,那麼,價值觀就是這輛車的方向盤,孩子的性格和智力就是車的性能。我們應該既要鍛造孩子的良好“性能”,又要避免讓孩子走錯方向。

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家長不應該僅僅注意現在孩子身上的問題,更要注意觀察一些成年人身上的缺陷,要注意從成年人身上總結教育孩子的經驗,因為那才是童年環境、家庭教育所產生影響的最後結果。從孩子身上看問題,很容易一葉障目,因為孩子身上的每個具體問題都讓父母掛心,這些問題分散了父母對孩子的真正問題的注意。教育孩子目光要長遠一些。

一個孩子就是一份“試題”,時時處處都在考驗著父母的家庭教育水平;一個成年人就是一份“答案”,處處時時都體現著父母對教育試題的回答。孩子是教育的“開始”,成年人是教育的“結果”。分析“開始”,我們做出的往往都是些主觀的預測和假想;分析“結果”,可以讓我們更客觀地借鑒這個人所受的家庭教育的利弊。所以,對於成年人的分析和觀察,對於我們教育孩子有更多的借鑒意義。在此,我們簡單地列幾種成年人身上常見的問題,供家長朋友們在教育子女時借鑒。

一、喪失生活的快樂

人生雖然不是一場歡宴,但是,也會有很多美妙的感覺供我們品味,對於孩子來講更是如此,因為他們很容易滿足。

但是,在功利心強的父母眼裡,快樂並不值得追求。每當看到孩子興高采烈地沉浸在游戲中時,他們就會想,要是孩子能把這時間用在學習上該有多好……

其實,學習、玩耍、溝通、與家人相處等活動都有其各自的快樂,然而,不會教育孩子的父母,只會讓孩子感覺學習是負擔、玩耍沒自由、溝通很壓抑、相處很無聊,只有擺脫父母跟小伙伴們在一起時,才能得到些許的快樂。

許多父母情緒化嚴重,高興起來什麼都好,對孩子的錯誤視而不見;煩躁起來,孩子一身都是錯。喜怒無常使孩子無所適從……

快樂是一件很要緊的事,只有當生活在孩子眼裡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時,孩子才會對生活充滿熱情和興趣,才能形成開朗、樂觀、主動的性格。

二、缺乏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的人容易緊張,情緒起伏大,要麼盲目輕信,要麼無端地多疑。事到臨頭,他們很容易既拿不起又放不下;追求某個目標的時候,也常常缺乏自 信,患得患失。雖然這樣的人當中也不乏很有才華的人,但是,他們很少能夠感到真正的踏實和滿足,缺乏安全感的狀態是他們一生的負擔。

安全感是否健全充足,由孩子0~6歲的經歷決定。家庭的重大變故、父母的感情破裂、教養方式的暴戾都會破壞孩子的安全感,而安全感一旦被破壞,就很難恢復。

三、沒有能力

有些人上學的時候學業失敗,成年後,也會出現做事情沒有思路、分不清輕重緩急、效率低下等問題。並非所有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長大後都沒有能力,這裡指的是很想學習,卻總是不得法、沒效果的那一部分人。

缺乏能力的人除了極少數是因為智力不足之外,大多是因為父母過分的保護和指導,打破了他們內在的節奏與和諧,導致他們缺乏主動思考的習慣、眼界狹窄、思維刻板、缺乏自信。

四、情商過低

情商低的人在適應環境、人際交往、把握機遇等多個方面都存在明顯的缺陷。很多時候,情商比智商發揮著更重要的作用,不懂得寬容、忍耐和克制的人,獲得成功的幾率要比情商高的人低得多。

過分的溺愛和嬌慣,以及父母本身的情緒化過分嚴重,往往都會造成孩子的情商發展滯後。

五、缺乏主見

有些人毫無主見、遇事不自信,總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習慣於聽從別人的幫助和安排。這樣的人遇事猶豫、言行保守,個人成長和發展都十分緩慢。這實際上是一種人格缺陷。沒有主見很多時候就意味著沒有自我,這樣的人是很可憐的。

支配型和專制型的父母教導出來的孩子容易缺乏主見;相反,在民主的、寬松的、支持型的家庭氛圍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比較有主見。

六、刻板書生化

有些學生把學業的成功作為唯一的價值來追求,一味地死讀書,對那些在其他方面才藝突出、但是學業落後的同學非常輕視,言行刻板、不苟言笑。他們的閱歷單一,僅限於學校和家庭;交往圈子狹窄,僅限於幾個要好的同學。

這樣的學生雖然能夠在學業上取得一定的成績,但是缺乏必要的適應和變通能力,看問題很容易絕對化、理想化。

父母刻板的“學業至上”的價值觀,是這種書生化人格最主要的成因。

七、聰明自恃

許多成年人特愛耍小聰明,從來不踏踏實實做事。這種人做事很難成功,交友也很難長久。很多人感覺這不算什麼,還稱贊這些人聰明。其實,這種有機靈就抖的人很可憐,捨近求遠、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是他們最常見的結局。

這種愛耍小聰明的行為,與父母的教養方式直接相關。其實,在孩子剛開始露出這種苗頭的時候,父母如果能夠及時地制止他們的行為,並生動地舉出這樣做的害處的話,這種錯誤是很好糾正的。怕就怕做父母不僅認識不到這種行為的危害,反而以此為榮、以此為樂。果真如此,孩子的這種傾向就將與日俱增。

八、怨天尤人

這種人,上恨父母沒根基,下恨兒女不爭氣,除了自己沒有他不抱怨的。弄砸了事情絕對不是他的錯,犯了錯誤他也是無辜的。凡事總是找借口,絲毫不能忍受別人說他不對,嘴上永遠不服輸,不停地抱怨、矯情。這種脆弱無知的表現,通常是由家庭的嬌慣、缺乏要求造成的。

九、緊張型人格

這種人太在意別人和外界的看法,生怕自己的行為不符合別人的要求,被人指責、鄙視。舉輕若重,事情很小,心裡還是擱不下,明天來個客人,今晚就睡不著覺,稍微有個場合,手腳就不知道往哪裡放。不能恰當地表達自己的不滿,要麼就壓抑,要麼就過激。做事唯唯諾諾,墨守成規,害怕沖突與冒險,回避嘗試。

這樣的人大多是從小就被父母過分管制,泯滅了自己的個性,除了服從,沒有膽量和習慣堅持自己的想法。

十、無所事事

這種人胸無大志,沒有任何追求,為了“生存”而生活,生命對他們而言,除了被動地度過外,沒有任何主動的方向。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天分, 可是,在早期的生活中,沒有優秀的榜樣供孩子借鑒,家庭生活中,精神世界過於貧乏,沒有精神追求和個人見解。因此孩子內心的火把得不到點燃,最終熄滅。

十一、道德敗壞、趣味低級

有的人精神空虛,缺乏修養,追求感官刺激;惟利是圖,居心險惡,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巧言令色,好耍手腕……這些性格缺陷,都與父母的生存風格和價值追求直接相關。

1到3歲教育
新生兒雙腎集合分離能不能打防疫針

新生兒雙腎集合分離能不能打防疫針

春晚童星鄧鳴賀患白血病

在央視蛇年春晚上表演《剪花花》的7歲童星鄧鳴賀,已被確診患上白

三個月的寶寶臉一邊大一邊小要怎麼糾正?

三個月的寶寶臉一邊大一邊小

誤食玻璃渣兒怎麼辦?

誤食玻璃渣兒怎麼辦? 男1歲來自河南健康咨詢描述:孩子喂

Copyright © 親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