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擾,孩子正是學說話的時候,可是家裡帶孩子的老人卻說著一口方言,還教孩子說話,這以後孩子不會說普通話可怎麼辦?先跟小編來看看朋友圈一段子。
朋友圈的段子,笑掉大牙
"奶奶指著麻雀的卡片,教正在認真看卡片的孫子說:來,跟奶奶念,家巧兒!又指著烏龜的卡片,對盯著麻雀卡片的寶貝說:來,繼續念,王八!奶奶指著蜻蜓的卡片,對遲疑的寶貝說:來,跟奶奶念,螞令!最後,指著香皂的卡片,對正在蒙圈的寶貝說:來,跟奶奶念,胰子!一會兒爺爺進來了,大聲說:別聽你奶胡咧咧,來爺爺給你讀《十萬個擁呼啥》!
其他網友也有這樣的困惑:家有方言老人咋整?
寶寶從出生開始都是老人帶的,爸爸媽媽只有晚上帶一會。現在寶寶開始要學說話了,可是老人都是四川人,在老家時基本不說普通話,就是說川普也是口音很重的。寶寶爸媽的普通話都很標准,也希望寶寶能掌握好普通話。
看過段子,小編忽然想現實生活中很多家庭都面臨這個問題呀,操著一口方言的老人帶孩子,很多早教專家會說的"老人講方言,會導致孩子學說話困難"。可這件事在很多家庭中不能避免的,難道要找個講標准普通話的保姆或夫妻一方辭職帶孩子,這是不現實的呀!
從理論層面說:語言環境對寶寶語言的發展至關重要!
盡管從出生起,寶寶就具備了學習和掌握語言的基本潛能,但最終的語言發展水平取決於周圍環境的影響。如"狼孩",也具有語言發音器官和學習語言的基本潛能,但由於在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時不具備人類語言環境,就算長大後被發現,重回人類環境中,教之人類語言,卻始終不會說。
語言環境對寶寶語言的發展非常重要。如城市裡的寶寶由於所處的環境需要用普通話去與人交流溝通,故普通話發展普遍較好。而鄉村裡的寶寶,有些地方甚至是學校,教師上課都用方言,更別提在家裡了,所以普通話發展明顯比城市緩慢。
當方言無法避免時也不用憂愁,孩子有驚人的語言學習能力!
普通話是因為國家的推廣而變得重要,而各民族和各地區的方言也是人類的語種。因此,這並不意味著在家裡就要堅決禁止說方言,可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案例】曾觀察到一個5歲的小女孩,在幼兒園裡能和老師、小朋友自如地用普通話交流,在家裡能用本地方言和父母交流,和外婆交流則自動轉換到老家的方言。她不僅能在這三種語言之間靈活自如地轉換,而且她還經常學外婆說老家的方言,把這種學說方言當做一種好玩的游戲。
【專家分析】這個寶寶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語音意識,對自己或別人的發音感興趣,喜歡發音游戲。家裡不同的方言並沒有阻礙其普通話的發展。
所以,並不是一定要禁止在家裡說方言,關鍵是把握好時機。
老人講方言難改變,那麼媽媽該做什麼?
1.讓老人多使用短句避免鄉音
對普通話不好的老人來說,不建議對著寶寶大篇幅地表達,應盡量用簡潔明了的短句與寶寶交流,這樣能很好地避免鄉音。不習慣說普通話的家長,也可以通過講故事、念兒歌、與寶寶游戲等,提高寶寶的普通話水平。
2.小孩說方言不要斥責
如果你發現寶寶用手指著某樣東西說不出口,有可能是因為他缺乏這個詞匯,或是家庭裡復雜的語言環境讓他感到困惑。這時可以用標准普通話告訴他,然後鼓勵他重復一遍。如果孩子發音上帶有較明顯方言口音,應該及時耐心糾正,千萬不要斥責或發脾氣。
3.豐富學習素材和環境
利用多媒體資源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例如聽聽廣播電台兒童節目,適當地看電視少兒節目,給孩子聽童謠歌曲或講故事光碟,接受普通話的熏陶。
此外,同齡伙伴有共同語言,說話積極性高,家長可以多帶孩子與同齡人交往。"孩子們在說話時,若想要對方明白自己的想法,就必須迫使自己的話說得清楚、完整,這也是一種環境壓力給孩子的鍛煉。"
4.媽媽要堅持用普通話教寶寶說話!
寶寶疾病期補鈣有影響嗎?
寶寶三個月怎麼老是流口水?
概 述 我家寶寶是剖腹產的,剛生下來的時
一歲六個月寶寶喂養重點是什麼呢?日常飲食是幼兒營養的 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