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常常心存困惑和不甘:“別的孩子能做到的為啥我的孩子做不到?”他們也常常會對孩子說:“你看看那誰誰誰!”“誰誰誰”往往是別人家的好孩子。
孩子們最不願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你看看“誰誰誰”!曾經有一則很火的微信“別人家的孩子”,是孩子們寫給家長的,裡面說到:有一種奇特的生物叫“別人家的孩子”,這種生物不玩游戲、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學習,回回年級第一……
確實,很多父母最愛做的就是拿其他孩子的優點要求自家孩子,卻不知全世界孩子都很痛恨父母將自己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
讀懂孩子,非常重要的是要承認孩子之間是存在差異的。每個孩子的發展狀況都是遺傳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父母們的基因不同、媽媽孕期的經歷不同、出生時的身體素質不同,後天的父母養育的方式不同、入學的成長環境不同,甚至孩子出生地域的不同……都使孩子們成長為不同的個體。
之前,這種說法很受家長追捧——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等著你畫最新最美的圖畫。
但經過科學研究發現,其實每個人從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存在著差異,承認和了解這種差異是教育的起點。
孩子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差異,體現在孩子發展速度不同,因此他們需要的教育方式不同、達到的要求也不同。
舉一個例子,有的孩子上小學後字跡歪歪扭扭,家長和老師常認為是他們的學習態度不端正,其實也可能是他們的生理發育水平稍慢,不能很好地進行精細運動,所以家長和老師對他們要更耐心和寬容一些。
又如,孩子存在不同偏好的學習方式:有的孩子屬於視覺型,擅長通過視覺信息學習,如圖片、表格、錄像等;有的孩子屬於聽覺型,擅長通過聽覺信息進行學習,如講座、討論、聽錄音等;有的孩子屬於動作型,擅長通過運動學習,如動手操作。對於不同學習方式類型的孩子,需要采用不同的引導、輔導方式。如讓視覺型的孩子多看圖、畫思維導圖,讓聽覺型的孩子多討論,讓動作型的孩子動一動、做一做。還有研究表明,男孩與女孩的大腦存在較大的差別,這種差別從小就存在。男孩的額葉(負責注意力和自我控制的腦區)發育速度比女孩慢。因此,男孩比較沖動、經常管不住自己;相對而言,女孩能遵守規則,做到知行一致。因此,相比於女孩子,家長和老師對男孩要給予更多的寬容和耐心,給予更多的引導,絕不能一味地批評和指責。
每個孩子都有其成長的軌跡,都有其發展的優勢和不足。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作為家長首先要承認差異,然後去了解自己孩子的優勢和不足,並進一步了解這種優勢和不足是如何造成的,在此基礎上去揚長補短。從這個意義上看,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起跑線。孩子的成長不是一場戰爭,是每個人在自己的成長道路上“優於故我、勝於昨日”。人的一生都會參與競爭,而只有每個人做好自己,才可能正確面對競爭、有能力跟別人競爭。因此,父母要努力去發現每一個孩子的發展需求,為孩子提供適合他們的教育。
寶寶一歲九個夜裡總醒,愛出
多喝粥湯,補充電解質幼兒體內70~80%由水分構成
我家寶寶第一次好幾天不大便
奶瓶使用不當,常見的有如下幾種情況: 奶嘴開孔太小:由於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