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親寶網
親寶網
 親寶網 >> 1到3歲 >> 1到3歲教育 >> 父母怎樣聰明護犢?
1到3歲飲食1到3歲護理1到3歲疾病1到3歲教育1到3歲問答

父母怎樣聰明護犢?

在孩子的各個成長階段中,學好如何與人打交道是最需要掌握的“生存法則”之一,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之間難免發生爭吵等情況,沖突和矛盾簡直說來就來。按照現在的主流育兒觀,孩子吵架大人不要介入。但視孩子如珠如寶的家長真能做得到嗎?

現實情況是,不僅孩子打鬧引發家長互毆的新聞時有耳聞,記者最近在小區裡,也目睹了好幾個孩子普通打鬧,家長卻奮勇向前親自干仗的例子。那麼如何把握好護犢子的“分寸”,讓孩子在打鬧中成長?

案例:女兒被“打”媽媽怒斥對方“沒教養”

某天傍晚,玩到興起,一個幼兒園學齡的小男孩拿著手中的玩具槍,對著扮演“敵人”的同齡小女孩身上敲打了幾下,於是女孩哇哇大哭。

接下來,如果按照“大人不要介入”原則,等雙方孩子情緒冷靜並進行正確的行為引導後,再讓並無惡意的小男孩道個歉,孩子就可以繼續玩角色游戲。

然而,女孩的媽媽認為孩子“被欺負”了,於是大聲罵小男孩“沒教養”,把男孩嚇得哇哇大哭,再怒斥男孩的奶奶教出的孩子“沒家教”。

見狀,小女孩也被媽媽的情緒同化伸出小手指著男孩,時不時附和一句“你不對”、“沒教養”。顯然,小女孩已經將對方挑逗式的打鬧行為,認定為對方在“欺負”自己,並模仿媽媽以憤怒和對立的情緒,來對待打鬧或者行為挑逗引起的沖突。

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家長不過度介入不偏袒

西爾斯親密育兒一書中提到的“叢林法則”曾讓小記印象深刻:把孩子扔在一堆孩子當中,讓他自己學會抗爭。搶得最起勁的孩子就能拿到玩具,性格比較溫和的寶寶可能會從這場弱肉強食的游戲中退出,也可能會應付自如予以回擊。

換句話說,是有攻擊性的孩子意識到了進攻就要付出代價,而性格溫和的孩子則學到了太溫和怯懦就會吃虧。

所以說,孩子是在每一次“嘗試錯誤”中學習和成長,爭吵打鬧也是一門功課。比如在幾次打鬧的過程中,孩子發現這種行為不被接受與認可後,會逐漸學會用其他方式表達和交流。

尤其是3歲前的孩子,大多數玩笑性質的“打人”,雖然看起來不正確,卻是孩子正常的交流方式,少有真正的攻擊性質。

家長要做的,是評估事情的性質後,幫助孩子調整情緒,從不愉快的心情中解脫出來,進行正確的行為指引並且不偏袒。

既不要主動跳出來為孩子“討公道”,甚至當著孩子面指責別人;不要慫恿孩子對其他人拳腳相向,堅決制止攻擊性行為,否則會引導孩子誤入歧途;更不要僅僅為了面子,就不分青紅皂白地責罵孩子,讓孩子感到委屈。

1到3歲教育
“問題兒童”其實是性格有偏差

0~3歲的寶寶在自由與自主的過程中發展著他自己獨特的性格,通過

骨密度低,長期濕疹,愛肚子疼

骨密度低,長期濕疹,愛肚子疼

吃肉會發燒嗎

吃肉會發燒嗎

孩子上幼兒圓回來就感覺餓。該怎麼辦

孩子上幼兒圓回來就感覺餓。該

Copyright © 親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