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和長輩在處理寶寶發燒的問題上,缺乏相關知識,存在諸多誤區:盲目采用“捂汗療法”——給孩子穿得裡三層外三層,以為捂出一身汗,就會退燒了。兒內科副主任錢繼紅指出,這種做法要不得。發意識喪失、身體僵硬。
寶寶發燒使每位家長都非常關心,也是最為擔心的問題。尤其是很多家長擔心會“燒壞大腦”。那麼,家長該怎樣進行降溫處理?鑒於不少家長對寶寶發燒的家庭護理認識不足,上海新華醫院兒內科錢繼紅主任進行了如下歸納:
1.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主要通過對流、傳導和蒸發三種機制散熱。故空氣的流通,有利於散熱降溫。
2.發熱而蒸發的水分。飲水後出汗,水分的蒸發,可幫助退熱。此外,排尿增多也可使部分熱量由尿液帶出,加速退熱。
3.讓寶寶穿著棉質寬松的內衣,出汗後要隨時更換。發燒時要讓身體散熱,不能用厚重的棉被或者大衣將寶寶包裹起來,這樣不但沒辦法有效排汗,反而可能使體溫變得更高。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開,讓寶寶充分散熱,而手腳部位要適當保暖。
4.對於6個月以下的寶寶,通常采用物理降溫的方法先做處理,不要輕易使用各種退熱藥,以防產生副反應。常采用溫水拭浴、貼退熱貼、洗溫水澡等方法,有利於散熱。
5.物理降溫療效不佳時,可在醫院就診。
6.退熱過快、過猛,可致小兒體液大量丟失,引起休克,所以退熱應溫和,不宜操之過急。
7.不同的退燒藥不要隨意並用,單獨使用較安全。對乙酰氨基酚(百服寧、泰諾林等)、布洛芬(美林等)這兩款藥物臨床安全性較高,兒科醫生使用最廣。非處方藥中的解熱鎮痛藥一般使用不超過3天,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8.對於那些長期發熱,比如發燒時間超過1周甚至更長時間,或者是原因不明的發燒,則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應先就醫檢查,以確認發燒是否是因為結核病菌感染、免疫系統疾病或惡性腫瘤等原因所引起。
母嬰行業一直都是熱門的行業,近年來,母嬰行業的銷售
大部分小孩到了5歲左右時,晚上基本不會尿床,當然也有
應該怎樣給2個月的寶寶喂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