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上對體重超過按身長計算的平均標准體重20%的兒童,稱為小兒肥胖症。超過20-29%為輕度肥胖,超過30-49為中度肥胖,超過50%為重度肥胖。
小兒肥胖的原因
肥胖症是指體內脂肪積聚過多,體重超過按身長計算的平均標准體重20%者。醫學上對體重超過按身長計算的平均標准體重20%的兒童,稱為小兒肥胖症。超過20-29%為輕度肥胖,超過30-49為中度肥胖,超過50%為重度肥胖。
小兒肥胖症一般認為與下列因素有關:
(一)營養過度
營養過多致攝入熱量超過消耗量,多余的熱量以甘油三酯形式儲存於體內致肥胖。嬰兒喂養不當,如每次嬰兒哭時,就立即喂奶,久之養成習慣,以後每遇挫折,就想找東西吃,易致嬰兒肥胖,或太早喂嬰兒高熱量的固體食物,使體重增加太快,形成肥胖症。妊娠後期過度營養,成為生後肥胖的誘因。
(二)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在肥胖症的發生上起重要作用。情緒創傷或心理障礙如父母離異、喪父或母、虐待、溺愛等,可誘發膽小、恐懼、孤獨等,而造成不合群,少活動或以進食為自娛,導致肥胖症。
(三)缺乏活動
兒童一旦肥胖形成,由於行動不便,更不願意活動,以致體重日增,形成惡性循環。某些疾病如癱瘓、原發性肌病或嚴重智能落後等,導致活動過少,消耗熱量減少,發生肥胖症。
(四)遺傳
因素肥胖症有一定家族遺傳傾向。雙親胖,子代70%~80%出現肥胖;雙親之一肥胖,子代40%~50%出現肥胖;雙親均無肥胖,子代僅1%出現肥胖。單卵孿生者同病率亦極高。
(五)中樞調節因素
正常人體存在中樞能量平衡調節功能,控制體重相對穩定。本病患者調節功能失平衡,而致機體攝入過多,超過需求,引起肥胖。
小兒肥胖的症狀
1、本病以嬰兒期、學齡前期及青春期為發病高峰。
2、患兒食欲亢進,進食量大,喜食甘肥,懶於活動。
3、外表呈肥胖高大,不僅體重超過同齡兒,而且身高,骨齡皆在同齡兒的高限,甚至還超過。
4、皮下脂肪分布均勻,以面頰、肩部、胸乳部及腹壁脂肪積累為顯著,四肢以大腿、上臂粗壯而肢端較細。
5、男孩可因會陰部脂肪堆積,陰莖被埋入,而被誤認為外生殖器發育不良。患兒性發育大多正常。智能良好。
6、嚴重肥胖者可出現肥胖通氣不良綜合征。
小兒肥胖的危害
傳統觀念、尤其是老年人認為,小孩胖些沒什麼,甚至於認為胖就是健康,把胖看成是“福”的象征。其實這是錯誤的觀點。兒童時期的肥胖,不僅僅會影響體形,更重要的是形成成人期肥胖病、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的主要因素,會給健康帶來許多潛在危害。研究發現,已有40%的肥胖兒並發了脂代謝異常,這些又是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膽石症的誘因。還有將近一半的肥胖兒已出現了脂肪肝。從心理學角度對肥胖兒和正常兒進行對照研究發現,肥胖兒的自我意識受損,自我評價低,不合群,比正常體重兒有更多的焦慮,幸福和滿足感差。這種自我意識受損程度隨肥胖程度增加而加重。
健康咨詢描述:
新媽媽要根據寶寶的情況、經濟條件和各種代乳品的特點為寶寶挑選最
脊髓灰質炎又稱“小兒麻痺症”,是由脊髓
早產兒腹瀉,經10來天的診治,說是先天性代謝疾病,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