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教你如何知道寶寶吃飯
按理說,如今這年代讓孩子吃飽喝足已不是問題了,可調查下來,十之八九的家庭都在為孩子吃飯問題發愁,縱使花樣翻新想盡辦法也撬不開孩子的嘴和胃。什麼原因?怎麼辦?只有專家來指點迷津了。
強迫喂食不可取
這些強迫喂食的方式都不可取,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兒保科副主任醫師熊忠貴說。孩子的飯量有大小,不應該強迫孩子吃完家長規定的飯量,強塞強搶的方式可能會噎到孩子或嗆到氣管,甚至有可能會造成回流嘔吐,而分散孩子吃飯時的注意力,往往會延長孩子吃飯的時間,特別是這個季節,孩子最後吃到的往往已經是冷飯,對孩子的腸胃健康十分不利,至於打罵加威脅只會加重孩子吃飯的心理負擔。
責任主要在家長
熊醫生說,孩子不愛吃飯更多是父母喂加輔食不當造成的,沒有給寶寶適宜的鍛煉,使寶寶的咀嚼能力、味覺發育落後於同齡兒童,所以孩子的每一個小細節都是家長最重要的小事。武漢金寶貝資深早教顧問黃艷萍也表示,沒有孩子天生不愛吃飯的,這只不過是家長在緊張情緒下的誇大行為,孩子不愛吃飯,責任主要在家長。如果采取上述喂食方式,可能一朝有用,可時間長了,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反感和排斥吃飯。
培養規律和習慣
怎樣才能讓孩子愛上吃飯?言傳身教,家長的榜樣作用很重要。熊醫生建議,盡量全家一起吃飯,家長要表現出香甜可口的樣子,減少正餐之外的食物,控制零食、飲料,它們會降低食欲、引起消化功能紊亂。菜色要常有新花樣,保證均衡合理的營養,寶寶飲食應包括四大類,即糧食類、動物性食物類、豆制品類、蔬果類,絕不用喝奶代替吃飯,養成好的飲食習慣。黃艷萍還認為,孩子到了2歲半以後,就應該讓他學會遵守規律性,每天開飯時間要固定,大人孩子都不拖延時間,如果孩子這餐不吃就只有等到下一餐,中途絕不加喂零食或餐點,以免讓孩子有所期盼。
讓吃飯變得有趣
早教專家黃艷萍分析,1歲半到2歲半正是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表現的階段,反抗意識也最強烈,家長不妨以選擇的方式讓孩子感到多一點尊重,理解孩子的需求,不以命令的方式,而以選擇誘導孩子自覺入甕,以減少家長和孩子間的糾結。如問孩子“想吃面還是想吃飯?”2歲半以前的孩子多是單向思維,很容易進入家長的圈套,選擇其一。
不過,不同的階段家長應有不同的對策。但總的來說,家長都不應采取強迫的方式,而應多動腦筋,以遵守快樂為原則,讓吃飯變得有趣。比如,可以將青菜插在飯上比做小樹,勾起孩子的興趣;也可以把平時講的童話故事運用到吃飯中來,豌豆就好比是豌豆公主,或在吃飯的過程中創造故事,在快樂和游戲中完成吃飯。如何讓孩子成長事半功倍?
20天的寶寶兩天沒大便,怎
剛剛升格為新媽媽,你會以十二分的警覺度來關注寶寶,
寶寶睡覺不安寧怎麼回事? 寶寶睡覺不安寧怎麼回事?
孩子不聽話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