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們至今還記得,如果不吃鹽,人就會沒有勁,這句話至今還影響著很多人。這說明,食鹽是人們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但是對鹽的正確攝入量人們卻很少了解,嬰兒的飲食需要額外加鹽麼?孩子的鹽攝入量應該是多少呢?
人體需要的食鹽中的鈉主要來自食物及飲水中。一般食物中均含有鈉,尤其是綠葉蔬菜中。正常成人每天每天需要鈉2200mg,我國成人一般日常攝入的食物本身大約含有鈉1000mg,需要從食鹽中攝入鈉為1200mg左右。因此,每天攝入3克食鹽基本上達到人體鈉的需要量。出汗較多,經汗液會排洩一部分鈉,但一般每天5-6克鹽也能滿足這部分人群對食鹽的需要量。
為了居民健康,積極顯示食鹽攝入,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健康成年人一天食鹽(包括醬油和其他食物中的食鹽量)6克。WHO在2006年提出,每人每天5克。1歲以內的嬰兒不吃鹽,1-3歲的幼兒的食鹽量最好控制在2-3克,3-6歲也應控制在3-5克。6歲以後不超過6克。
嬰兒為什麼不用額外吃鹽?
無論是母乳喂養、混合喂養還是人工喂養,在寶寶沒有添加輔食之前一般不會給寶寶額外吃鹽(NaCl)。可到了添加輔食以後,很多家長開始糾結是否該給寶寶吃食鹽了。特別是老人帶的孩子,很容易早早吃含鹽的輔食,包括湯類。事實上,嬰兒1歲以內不吃含食鹽的食物。因為奶類及其他輔食都含有人體所需要的鈉,對於正常進食的寶寶,完全能夠滿足寶寶對鈉的生理需要。
相反,眾所周知,我國成人居民高血壓的高發與食鹽的高攝入有關,要想控制和降低成年後的鹽的攝入量,就需要從娃娃抓起,嬰兒期不吃鹽,兒童期也應該盡量飲食清淡。這樣才能在成年後更好的控制食鹽的攝入。這就要求,嬰兒的輔食要保持原味,只要保持嬰兒期一直吃原味食物,寶寶是可以接受的。那種認為“不吃鹽沒有味道”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事實上,寶寶的輔食不要添加其他調味品。嬰兒的味覺正處於發育對於調味品的刺激比較敏感,這也是很多寶寶吃了含有食鹽、糖的食物不容易再接受原味食品的原因之一。
為什麼要養成清淡口味?
在傳統美食往往是重口味的,重鹽、重糖、重油及重調料。而這種飲食往往導致鹽、糖攝入過多,增加高血壓、肥胖等發病風險。重口味具有地區性、家族性或家庭性的特點,寶寶在娘胎裡可能就飽受重口味的“戕害”,出生後又被重口味“征服”。這種惡性循環越早結束對健康越有利。
幼兒該吃多少鹽?
嬰兒不用額外加鹽,對於幼兒期該吃多少鹽,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上並沒有明確規定。但從健康角度出發,首先應養成清淡口味的習慣,每天食鹽量2-3克即可。對於已經養成重鹽口味的幼兒則慢慢清淡,有個適應的過程。6歲以上的兒童食鹽量最好控制在3-5克。而成人的食鹽量最好逐步控制在每天6克以內。
不吃鹽孩子就沒有勁嗎?
“不吃鹽沒勁”這句話不知聽多少人說過,不禁讓老一輩回憶起以前沒有鹽的日子。幾天吃不到鹽的,尤其是體力勞動者。這樣下來,人體流失的鈉得不到補充,會導致體內缺乏,出現電解質紊亂,導致人體乏力。於是有了“不吃鹽沒勁”的說法。在古代,鹽往往被統治階級控制,成了掙錢的工具,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吃鹽更是成為“奢飾品”。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吃不到鹽的家庭已經不復存在,而且食鹽的攝入量超標明顯,甚至遠遠超出人體需要量。這就造成中國高血壓發病率高的原因之一。而“不吃鹽孩子就沒勁”說法顯然已經不合時宜。因此,控鹽越早越好,從各個環節做起。
&
求大家幫我看看我家剛出生的寶寶是消化不良嗎? 求大家幫我
有時候,很多看起來“理所當然”的喂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