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常常日夜顛倒,白天吃飽後睡覺,而晚上精神飽滿,要和媽媽“對話”,稍不滿意就要哭吵,俗稱這類孩子為“夜啼郎”,弄得父母晚上睡不好覺,白天頭昏腦脹,第二天上班時無精打彩,有的還求助於迷信。
引起夜啼的原因是復雜的,首先排除各種生理因素,如被褥太厚,室溫過低、過高,尿布濕了沒有及時換或饑餓等。從發育的觀點看,從出生到1周歲,白天醒著、晚上睡眠的規律是逐漸形成的。大約到6-7個月,“生活鐘”基本上與成人接近;但個別孩子到了12個月,生活鐘還是日夜不分。
從疾病方面考慮,如紅臀、佝偻病也會引起半夜啼哭。
要分析一下嬰兒是否有焦急的情緒,例如家庭成員不和,引起母親長期的心理緊張、不安。這種情況也會感應嬰兒,使嬰兒發生類似的反應。另外,父親對嬰兒管得太多,說話聲音太響或者平時以凶狠的目光注視小兒,也可使嬰兒心理緊張、情緒不穩定、心神焦急而造成半夜啼哭。如果白天過分興奮或受到了強烈的刺激,到了晚上從夢中驚醒而哭吵;雖然嬰兒還不會說出夢中遇到了什麼可怕的事情,白天的恐懼場合有時也會在夢中呈現。
要使半夜啼哭現象消失或減少,首先要針對原因:由疾病引起的應該積極治療。
對有焦急情緒的嬰兒不妨試一試以下的方法。一是“沉默療法”可能平時母親白天整天與孩子說話太多造成了許多的刺激,對某些孩子來說白天過度興奮可導致半夜啼哭,對這類孩子通過“沉默療法”,即白天對嬰兒少講話,采取默默無語的笑和嬰兒接觸,從而使原先由於受到過分照料而導致高度緊張的嬰兒起到鎮定效果。二是家庭成員不要說一些引起母親焦急不安的話,例如:“孩子晚上哭得這麼厲害,甚至影響家裡的人及鄰居孩子睡覺”,這話對孩子的母親壓力很大,造成緊張,倒不如這樣安慰一下母親:“你不要著急,孩子正在長大,您看有哪一個孩子長大後晚上還會哭吵?”這種體貼母親及嬰兒的口氣可使雙方緊張情緒得到放松,半夜啼哭的現象也會逐漸地消失。
我家的寶寶兩個月,臉很粗糙
寶寶吃的奶粉量是不是多?
寶寶一歲多了才16斤,是不
寶寶2歲了還不會說話,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