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胃腸道疾病,新生兒免疫功能差,尤其是腸道的免疫力就更低,當腸道感染時,沒有能力去減弱和中和細菌的毒力。另外,子宮內胎兒在無菌的溫室環境中生長,生後立即落入眾多的細菌,病毒污染環境中,抵抗力太弱了,消化功能和各系統功能的調節機能也比較差,因此,新生兒易出現消化功能紊亂,同時也易患感染性腹瀉。
“便便”辨病
新生兒的便便性狀因吃進的食物不同而有差異。如吃母乳的大便多呈金黃色糊狀,每日2-4次。喂配方奶的寶寶大便多為淺黃色或土灰色,比較干一些,每日1~2次。
有些新生兒腸道黏膜嬌嫩,偶爾一次喂養不當,或找不出原因就出現幾次稀便;而如果注意喂養了,腹瀉很快糾正,這是一過性消化不良。不用擔心。
如果新生兒大便次數比原來增多,每日4~5次以上,而且大便性質異常,呈蛋花樣或水樣,帶有大量奶瓣,食欲減退,精神不好,體重下降,通過飲食調整,不易好轉,這時候媽媽就要注意啦!
新生兒腹瀉為什麼
新生兒腸道嬌嫩,引起腹瀉的原因也多種多樣。
1. 喂養不當
新生兒胃腸道的發育不夠成熟,消化酶比較少。在喂養過程中,喂養次數太多、每次的量較大,或過早添加大量澱粉類的食品,人工喂養時配方奶或牛奶的溫度偏熱或偏冷,都可造成腸道蠕動增加,大便次數增多。
2. 感染
●腸道內感染主要發生在人工喂養或混合喂養的新生兒,由於奶具不潔而導致病從口入。最嚴重的要算新生兒流行性腹瀉了,常常在產科嬰兒室或新生兒病室內流行,病菌經過母親產道傳給新生兒,然後由醫護人員的手將病菌擴散開去。可由不同病原引起,以致病性大腸桿菌和輪狀病毒最常見,嚴重者常常威脅生命。
●腸道外感染主要是由於病原體毒素的影響或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致使消化系統功能紊亂,腸蠕動增加而引起腹瀉。這種腹瀉一般無黏液、膿血和腥臭,次數較少。在新生兒患肺炎和敗血症時,細菌有時也可從腸道外或血液中透過腸壁,滲入到腸道內,引起腸炎。
●細菌和病毒的感染主要是喂養時母親的乳頭或內衣不衛生,手洗得不干淨或配方奶、牛奶喂養時所用器皿不干淨,將細菌或病毒帶給新生兒引起腹瀉。有時家中有感冒病人,也會將病毒傳染給新生兒引起腸炎。有的新生兒患呼吸道疾病如肺炎,也會因抵抗性減弱或者毒素作用於腸道,而引起新生兒腹瀉。
3. 新生兒的消化功能不成熟
足月兒的消化酶除胰澱粉酶外已足夠消化蛋白質和脂肪,而早產兒各種消化酶均不足,膽酸分泌較少,不能將脂肪乳化。同時新生兒發育又比較快,所需熱量和營養物質多,一旦喂養或護理不當,過早地喂養奶糕、米粉等食物,就可引起消化不良,發生腹瀉。
腹瀉輕重大不同
輕症患兒可僅表現單純的胃腸道的症狀,腹瀉一日5~6次甚至10余次,重症腹瀉同時還出現低燒、吃奶差、嘔吐、精神弱、輕度腹脹、哭鬧、唇干、前囟門凹陷。嚴重時大便呈稀水樣,腹瀉次數可增加達到10~20次/日。可能伴有高燒、嘔吐、尿少、嗜睡。
護理腹瀉寶寶
如果護理不當,可使病情遷延過久,因此媽媽要知道正確的護理方法。
不能濫用抗生素
新生兒腹瀉多數為病毒所致,或由於飲食不當引起。對這些原因引起的腹瀉抗菌藥物不但無效,反而會破壞腸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亂而加重腹瀉。一般水樣大便的腹瀉,多為病毒或非侵襲性細菌所致,不必服用抗生素,可選用雙歧桿菌制劑、乳酸菌素片、思密達等;黏液膿血便多為侵襲性細菌所致,應針對病原選用抗生素。最簡單的方法是將寶寶的便便送到醫院做個化驗就一目了然了。
調整飲食
不要見到寶寶腹瀉就馬上禁食。在腹瀉大量丟失水分的情況下,禁食會加重脫水和酸中毒。同時,如果進食太少會使寶寶處於饑餓狀態,引起腸蠕動增加和腸黏膜消化液分泌過多,加重腹瀉。應該適當調整一下喂養方法。
提倡母乳喂養,因為母乳容易消化、吸收。適當縮短每次哺乳的時間,這是因為母乳的後面部分脂肪含量較高,喂奶前應喂以適量的白開水。人工喂養者將配方奶用白開水稀釋一倍,量由少到多,逐漸增多。
注意清潔衛生
對人工喂養兒要特別注意飲食衛生,寶寶使用的器皿一定要每天煮沸消毒一次。 新生兒腹瀉主要靠預防,寶寶每次大便後用溫水清洗臀部,然後用軟布吸干。如果肛門周圍發紅可塗抹鞣酸軟膏,防止尿布疹及繼發感染。同時還應注意勤換尿布,尿布最好用柔軟的透氣好的純棉織品。
服藥有講究
粘膜保護劑如思密達,作用是覆蓋在腸黏膜上,吸附病原體和毒素,所以服藥要空腹,服藥後不要馬上進食,同時注意藥物與水調和的比例,這樣才能起到黏膜保護作用。微生態制劑如雙歧桿菌、乳酸菌等,能調節恢復腸道的菌群,從而控制腹瀉。由於這類藥是活菌制劑,切不能用熱水送服,也不能與抗生素同服,西藥與中藥也最好分開服用。
概 述 尿床是每個人都經歷過得尴尬的事情
寶寶睡前習慣喝奶??
寶寶用取暖器有影響嗎
概 述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再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