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至7日為世界母乳喂養周,是國際母乳喂養行動聯盟為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喂養而設立的一項重要活動。今年“世界母乳喂養周”的主題是:母乳喂養——幸福的源泉。
現代醫學證實:母乳是母親給予孩子的天然的最理想的食物,它不但維護了食物與營養的均衡,是增強嬰兒免疫力及抵抗疾病的最佳方法,更是促進嬰兒大腦和智力健康發育的保證。母乳喂養還可以減少女性乳腺、卵巢腫瘤及缺鐵性貧血等疾病的發生率,是女性追求健康權的體現。
母乳喂養的免疫學優勢
以往對母乳的宣傳從營養學方面介紹較多,而從免疫學角度,從抗感染方面談得較少。從免疫學角度來看看母乳有哪些優勢呢?
一、細胞免疫方面:母乳中含有多種免疫細胞,經哺乳到達嬰幼兒體內可能發揮積極的抗病作用。其中,巨噬細胞可直接吞噬、殺傷病原微生物,同時它還能分泌釋放溶菌酶,這是殺傷病原微生物的重要武器。還有中性多核白細胞也能吞噬殺傷細菌。這些細胞可以說是防御機能的重要“衛士”。此外,b淋巴細胞可針對所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產生特異性的抗體。這種抗體使得病原微生物不易擴散,卻容易被巨噬細胞所吞噬和殺傷,防止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還有t淋巴細胞在病原微生物的刺激作用下,致敏、激活、釋放一系列細胞因子,通過化學信息,活化、調動各種免疫細胞(b細胞、巨噬細胞等)協同作戰,將病原微生物殺傷消滅在局部,從而預防和制止一場“戰火”(疾病)的蔓延和擴大,進而提高嬰幼兒的抗感染力和機體抵抗力。
二、體液(分子)免疫方面:嬰幼兒的體液免疫發育較晚較緩,免疫球蛋白的合成能力不及成人的50%。例如,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是呼吸道與腸道黏膜的保護性抗體,而在嬰兒時這種免疫蛋白的供給主要靠母乳
三、其他因子:在免疫學的范圍之外,母乳中還有些其他因子,例如b1結合蛋白、雙歧因子、粘蛋白等。它們在嬰幼兒體內分別起著抑制致病菌的繁殖、降低病毒入侵機會的作用。
實踐證明,母乳喂養的嬰幼兒上呼吸道感染和腹瀉的發生率較人工哺乳嬰幼兒的發生率明顯減少。母乳不僅僅能供給嬰幼兒豐富的營養,更重要的是,它還向嬰幼兒提供抵御外來病原微生物侵襲的能力,這是人工喂養無法相比的。另外,還因為在人工哺乳中缺少上述免疫因素,加上人工喂養時需加熱,這樣一些活性物質會遭受破壞。因此,要廣泛宣傳,提倡母乳喂養!
母乳可以提高寶寶智商
媽媽的乳汁是保證寶寶健康的最佳食品,它可以增強免疫力,並有極豐富的營養。據最新研究,母乳甚至可以提高寶寶智商。研究發現,母乳中含有對腦發育有特別作用的牛磺酸——一種寶寶必需的氨基酸,其含量是牛奶的10—30倍。
同時母乳喂養過程本身也是對寶寶大腦的良性刺激,是開發寶寶感知、激發其人類獨有的感情和高級神經中樞的綜合活動,對促進寶寶智力發育的作用不可替代。
有研究表明,母乳喂養可以使孩子的智商提高8分。例如,麻省理工學院的坦恩營養組織於1992年對早產兒做了一個前瞻性測驗,結果發現,喂母乳的一組孩子的智商得分高於喂奶粉組的孩子。美國兒科學會認為,最好堅持母乳喂養6—12月,並認為4—6個月後才能開始添加輔食。奶粉制造商也不得不承認奶粉無法替代母乳。偉斯國際營養組織威廉·格登高博士說:“母乳會給你一些我們甚至還不知道是什麼的好東西。”
母乳喂養有助媽媽防癌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對孩子母乳喂養的時間長短是影響婦女患乳腺癌發病概率的重要因素,甚至超過了遺傳因素。這項研究發現,即使是患有乳腺癌家族病史的婦女,如果對自己的每個孩子喂養超過6個月以上,就可以降低5%的患乳腺癌的概率。專家們認為,這項發現有助於解釋上個世紀發達國家乳腺癌發病率大幅上升的現象。
這項研究共對全球范圍的15萬名婦女進行了47項調查研究,然後英國牛津大學的流行病學專家對所有信息進行了匯總與分析。乳腺癌發病率在19世紀末期開始上升,到20世紀50年代,人們已經認識到所生育孩子的數量同乳腺癌發病率有明顯關系。
牛津研究小組從對2萬名婦女的調查開始入手,這些婦女只有一個孩子,都沒有進行過母乳喂養。研究人員將她們同一些有多個孩子但同樣沒有進行母乳喂養的婦女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孩子越多,患病率越低,每多生一個孩子,患病率降低7%。研究人員還發現,不論孩子的數量多少,婦女每進行1年的母乳喂養,患病率可降低4.3%。這種保護作用對所有婦女都是相同的,不受其他什麼因素影響。在發達國家,婦女一般有兩三個孩子,每個孩子進行母乳喂養兩三個月。而在一個世紀之前,西方婦女們大多有六七個孩子,每個孩子進行母乳喂養一兩年,這種情況在許多發展中國家現在還有。目前,發達國家的婦女們到70歲時有6.3%的人患乳腺癌,而在一些貧窮落後的國家,70歲婦女乳腺癌患病率只有2.7%。正是母乳喂養使得乳腺癌患病率大幅降下來。此項研究還發現,如果發達國家的婦女有六七個孩子,她們患乳腺癌概率也會從6.3%降到4.7%。如果每個孩子母乳喂養兩年,乳腺癌患病率將會降到2.7%。如果只有一兩個孩子,而每個孩子進行母乳喂養1年,乳腺癌患病率將會從6.3%降到6%。
母乳不足原因及改善對策
1.喂養不當新生兒出生後沒有及早地吸吮乳房,也沒有按需哺乳;每24小時哺乳的次數及吸吮的時間不夠;吸吮的姿勢不正確;母嬰分離;使用奶瓶喂奶而造成“乳頭錯覺”,導致新生兒不願吸吮母乳;乳頭疼痛而不願讓新生兒吸吮;過早地增加輔食等因素,均可導致乳汁不足。
2.指導不當醫務工作者沒有正確地指導哺乳,或由於一些客觀原因而使得母親產生自己乳汁不足的錯覺,導致新生兒對乳房吸吮刺激的減少,最終導致乳汁不足。
3.暫時性母乳供應減少由於乳母疲勞,精神抑郁,對母乳喂養缺乏信心,母親或新生兒患病,母親月經恢復等因素均可使乳汁暫時性分泌不足。
4.其他乳房發育不良,乳房手術,乳頭凹陷,再次妊娠,母親甲狀腺功能低下或使用了某些影響乳汁分泌的藥物,均可使乳汁分泌減少。
乳母的乳汁如不足,就要采取下奶的方法使乳汁量增多。無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乳汁不足,首先都要鼓勵乳母,使其對母乳喂養充滿信心,情緒樂觀,雖然奶量少、也要堅持按時喂奶;飲食起居安排得當,不要過度勞累,睡眠應充足;飲食要富於營養,多喝些雞湯、魚湯、排骨湯、鲫魚或豬蹄湯;口服多種維生素;同時配合中西藥物或針灸治療。
母乳喂養的技巧
1、產前准備:
a、孕婦要了解母乳喂養的好處及喂養方法,明確人工喂養的缺點,學習母乳喂養的知識,對母乳喂養產生興趣和信心。
b、加強營養。合理膳食、不偏食,平衡營養以保證孕婦的需要,維持母體正常代謝,促進胎兒和乳房的發育,為分娩和哺乳做好准備。
c、懷孕後及早進行乳房檢查,發現乳頭內陷或平坦時及早糾正,可經常按摩、向外牽拉乳頭。
2、產褥早期:
a、早接觸、早吸吮。新生兒斷臍後,於30分鐘內裸體放在產婦胸前,並幫助新生兒吸吮乳頭。吸吮反射是人的本能,此反射於出生後10—30分鐘最強,早接觸、早吸吮有助於母乳喂養的成功。吸吮還可以使產婦腦垂體釋放催產素和催乳素。前者加強子宮收縮,減少產後出血;後者可刺激乳腺泡,提早乳房充盈,延長母乳喂養的時間。
b、掌握正確喂養姿勢。母親的體位要舒適,心情要愉快,全身肌肉要放松,這有助於乳汁的排出。嬰兒的頭和頸略微伸展,以免鼻部壓入乳房而影響呼吸,但也要防止過度伸展造成吞咽困難。母親應將拇指和四指分別放在乳房上下方,托起整個乳房進行哺乳。喂養的持續時間和頻率均取決於嬰兒的需求。
c、哺乳期乳房的處理。哺乳前柔和地按摩乳房,以刺激排乳反射。用含有清潔水的揩奶布清潔乳頭和乳暈,忌用肥皂和酒精之類物品,以免引起皮膚干燥、皲裂。每次哺乳應兩側乳房交替進行,並擠出剩余乳汁,這樣可促進乳汁分泌增加,預防乳管阻塞及兩側乳房大小不等。哺乳期間母親應戴上合適的棉制胸罩,以支托乳房和改善乳房血液循環。
寶寶10個月可以喝酸奶嗎?
寶寶晚上睡覺一直睡不安穩,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症狀、症狀變化等):新生的寶
健康咨詢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