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息時缺氧,並非只限心肺,而是全身性的多髒器受損,嚴重者往往伴有並發症。
1,腦 缺氧缺血性腦病(hypoxia 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兒窒息後的主要並發症,由於窒息缺氧時血腦屏障受累,血漿蛋白和水份經血管外滲引起腦水腫,腫脹的細胞壓迫腦血管,使血流量減少,造成組織缺血加重缺氧,最終導致腦組織神經元壞死,在缺氧時還常伴有高碳酸血症,導致pH下降,腦血管調節功能紊亂,動脈血壓降低,引起供血不足,造成腦白質梗塞,離心髒最遠的腦室周圍大腦前,中,後動脈供血終末端的白質如旁矢狀區可發生血管梗塞,白質軟化,故HIE是缺氧,缺血互為因果的病變,臨床診斷依據和分度標准(1989年濟南會議)為:
(1)具有明確的圍產期缺氧史,特別是圍生期重度窒息(Apgar評分1分鐘<3分,5分鐘<6分,或經搶救10分鐘後始有自主呼吸;或需用氣管內插管正壓呼吸2分鐘以上者)。
(2)生後12小時內出現以下異常神經症狀:意識障礙,如過度興奮(肢體顫抖,睜眼時間長,凝視等),嗜睡,昏睡甚至昏迷;肢體肌張力改變,如張力減弱,松軟;原始反射異常,如擁抱反射過分活躍,減弱或消失,吸吮反射減弱或消失。
(3)病情較重時可有驚厥,應注意新生兒驚厥特點,如面部,肢體不規則,不固定的節律性抽動,眼球凝視,震顫伴有呼吸暫停,面色青紫。
(4)重症病例出現中樞性呼吸衰竭,瞳孔改變,間歇性伸肌張力增強等腦干損傷表現。
臨床分度見表1315。
腦電圖檢查中所見的低電壓,等電位和爆發抑制波形等改變對診斷和分度有幫助,生後一周內B超檢查見到腦室變窄或消失,普遍回聲增強,提示有腦水腫,一周後則常見到腦水腫的後遺改變,如腦萎縮和孔洞腦等,側腦室外角後方的高回聲區提示有腦室周圍白質軟化可能,散在的高回聲區常系腦實質缺血所致;局限性高回聲區提示該區域的腦血管分布缺血,CT檢查則幫助更大,可見散在,局灶低密度影分布2個腦葉為輕度;低密度影超過2個腦葉,灰,白質對比模糊為中度;彌漫性低密度影,灰,白質界限喪失,但基 底節,小腦尚有正常密度,側腦室狹窄受壓為 重度,中,重度常伴有蜘網膜下腔,腦室內或腦實質出血。
表13-15HIE分度
項 目輕度中度重度 意識過度興奮嗜睡,遲鈍昏迷 肌張力正常減低松軟 原 始 反 射 擁抱反射稍活躍減弱消失 吸吮反射正常減弱消失 驚厥無通常伴有多見或持續 中樞性呼吸衰竭無無或輕度常有 瞳孔改變無縮小不對稱,擴大或光反應消失 前囟張力正常正常或稍飽滿飽滿,緊張 病程及預後症狀持續24小時左右,預後好大多數患兒一周後症狀消失;不消失者如存活,可能有後遺症 周,多有後遺症病死率高,多數在一周內死亡,存活者症狀可持續數
2,心 由於缺氧時影響傳導系統和心肌,輕症時房室傳導延長,T波變平或倒置,重症時心律不齊或緩慢,常能聽到收縮期雜音,酸中毒時心肌收縮力減弱而輸出量減少,血壓下降,進一步影響了冠狀動脈和腦動脈的灌注,最後出現心力衰竭,上海醫科大學兒科醫院報告窒息後心衰發生率達22.5%,超聲心動圖見到心房水平右向左分流者是窒息後心衰的重要依據,多普勒測定心輸出量則可觀察心功能損害程度及其恢復情況。
3,肺 主要表現為呼吸紊亂,在羊水吸入的基礎上容易繼發肺炎,經過積極復蘇者尚需注意氣胸,有肺水腫和肺血管痙攣可伴發通氣彌散障礙,肺動脈壓力增高可促使動脈導管重新開放恢復胎兒循環,加重缺氧可致肺組織受損,出現肺出血。
4,肝 窒息缺氧可降低膽紅素與白蛋白的聯結力,使黃疸加深,時間延長,也可因肝髒受損和Ⅱ,Ⅴ,Ⅶ,Ⅸ及X等凝血因子的減少而易發DIC。
5,其它 重度窒息兒腎功能低下易引起低鈉血症,胃腸道受血液重新分布的影響易產生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由於無氧代謝糖原消耗劇增,容易出現低血糖,鈣調節功能減弱,易發生低血鈣。
夏秋交替,氣溫變得忽熱忽冷,不少寶寶都會被“咳嗽”
不少家長對寶寶咳嗽都很頭疼,給孩子吃止咳藥擔心藥物有
我們知道腹瀉病其實是有很多種的,而且在
我家孩子長牙,牙龈都紅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