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寶寶發燒後,根據溫度不同應該用不同的護理方法。
當寶寶腋下體溫37.5℃以上或肛溫、耳溫38℃以上時,就可以確定為寶寶發燒了。發燒是寶寶身體的一種生理反應,也是一種身體的警訊。
體溫在38.5℃以下
由於發燒是一種抵抗病原入侵的自然現象,所以如果爸爸媽媽硬要給寶寶退燒,反而削弱了寶寶的抵抗力。通常來說,如果寶寶體溫在38.5℃以下,且沒有特別不舒服、精神狀態良好,也就是說照常吃、照常睡及照常玩,就不必著急地送寶寶就醫,或是使用退燒藥。可以采用適當飲水、物理降溫的辦法。寶寶發燒我們不主張“捂汗”,這樣熱量反而不容易散發,對3個月以內的小嬰兒采取“開包”打開衣被、少穿衣服就可能有逐漸降溫的效果,一般來說發高燒的寶寶應該不要蓋厚被子,衣服也要少穿。
不過,為了減少寶寶的不舒服感,爸爸媽媽在照顧上要特別留心。應該讓寶寶充分休息,除非可能因發燒導致抽筋,否則不宜在半夜叫醒寶寶服用退燒藥;注意水分及電解質的補充,以免小便過黃。
低燒一般會持續數日,應時刻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及食欲等,並於就醫前記錄發燒的天數(需精准計算發燒滿幾日)、間隔時間、溫度變化及其他不適症狀,以供醫師參考。
體溫在38.5℃到39℃
發燒在38.5℃39℃左右時,在家中可首先采取以下物理降溫的辦法。可適度地使用退燒藥,以一次用一種藥為原則,以減輕寶寶的不舒服,並防止寶寶高熱驚厥的發生。
冰敷或用冰枕:當寶寶體溫38.5℃時,用冰袋放在額頭、兩側頸部,也可放在腋下及雙側腹股溝的部位,自制冰袋可把碎冰塊裝入塑料袋,可加上適量冷水,壓出空氣,把袋口扎好。或者讓寶寶睡冰枕,都有助於寶寶的局部散熱退燒。但一定要注意在冰袋外需裹一層布,以防局部凍傷寶寶的皮膚。一般冰敷、冰枕只適合稍大的寶寶使用,而對於6個月以內的寶寶可以使用市面上的退熱貼,舒緩一些高燒所帶來的不適。
溫濕敷:這也是一種好方法,即用溫濕半干的大毛巾敷在寶寶的胸腹部,但要注意室溫以免著涼。另外,也可用幾塊稍涼的濕毛巾(約25℃)擰成半干,放在寶寶的額部、頸部、腋下及大腿根部進行冷敷,每5~7分鐘更換一次,寶寶也會感到很舒服。
當寶寶的體溫升到38.5℃以上時,媽咪在利用物理降溫幫寶寶散熱的同時,也要適當輔以退燒藥物。如果寶寶拒絕口服藥物,退熱栓就是最好的選擇。這個栓劑是從肛門塞入的,主要由直腸吸收,效果比較快速。但要注意的是,使用退熱栓其退熱作用強,容易退燒過度,導致體溫陡降,而且藥物反復刺激肛門後,還易造成寶寶腹瀉。
體溫在39℃到40℃
對於體溫過高(約39℃以上)、煩躁的寶寶,泡溫水澡(水溫約36℃~37℃)與溫水擦浴是最合適的降溫方法。泡浴時讓寶寶身體全部(頭部除外)浸泡在略低於體溫2℃的水裡,同時用溫濕毛巾(37℃)在四肢和前胸後背上下均勻地搓揉,使皮膚表面的血管擴張以促進熱的散發。四肢及背部各擦浴3~5分鐘,擦至腋窩、腹股溝等血管豐富處停留時間稍長些。每次泡澡約10~15分鐘,約4~6小時1次。
也可以選用酒精擦浴,消毒用的酒精是75%濃度,用於酒精擦浴需加上1倍的水,使之成為30%左右的濃度。以軟布蘸上配好的溶液輕輕地擦腋窩、頸下、兩側大腿根,擦至皮膚微紅,要注意保護眼部、外陰以免流入溶液造成刺激與不適。擦浴後應多給寶寶喝些溫開水補充水分。若體溫下降太快可出現四肢涼、發抖、寒戰,就應當改用保暖的措施,立即停止降溫的措施。
體溫超過40℃
由於發燒是一種症狀,不是一種疾病,因此找出產生發燒的原因,才是首要的目的,造成寶寶發燒的原因非常多,通常是受到了病毒或細菌的感染。最常見的就是上呼吸道感染,另外,其他部位的感染如玫瑰疹也有可能引起發燒症狀,而在進行預防接種的時候,也有些小朋友會出現輕微的發燒症狀。
如果寶寶發燒超過40℃(尤其是3歲以下寶寶),不是由於接種疫苗引起發燒;小便有燒灼感;燒退超過24小時後,又反復燒起來;且發燒超過72小時,則建議立刻就醫,以確保寶寶的安全。
根據統計,不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發燒,體溫很少超過41℃,如果超過這個溫度應立即就醫。
寶寶三個多月最近有兩天不大
純母乳喂養的寶寶會不會缺鈣? 母乳富含鈣質
不少媽媽特別排斥寶寶吃零食,認為寶寶吃零食會影響正常的飲食規律
一兩歲的寶寶求知欲旺盛,什麼都想知道,對各種形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