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處於生長發育期,尤其是嬰幼兒階段,是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此期間兒童如果發生聽力障礙,不僅會導致聾啞、言語發育遲緩,還會造成兒童心理、社交等方面的發育遲緩。然而臨床發現,通過常規體檢或父母觀察,小兒聽力障礙多在2歲以後才被發現,錯過了兒童語言快速發育的時期,便會延誤了康復的最佳時機。
3月3日第十二次全國“愛耳日”即將來臨,衛生部、殘聯等15個部門聯手提出“康復從發現開始——— 大力推廣新生兒聽力篩查”的宣傳主題,強調早篩查早發現的重要性。
新生兒聽力障礙發病率1‰-3‰
新生兒聽力篩查是指孩子出生後通過耳聲發射、自動聽性腦干誘發電位等方法對新生兒的聽覺系統進行初步評估,以判斷孩子的聽覺系統發育是否正常的一種篩選方法。廣東優生優育協會新生兒聽力篩查專業委員會主委、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聽力篩查診治中心主任醫師麥飛介紹說,衛生部自2009年起在全國全面啟動新生兒聽力篩查工作,然而限於經濟、地域差異等因素,新生兒聽力篩查尚未完全普及,像本省1300多家有產科、新生兒科的醫療機構,只有大約1/3開展了聽力篩查。
麥飛提供的數據顯示,聽力語言殘疾(聾啞症)位居我國各類殘疾的首位,而聽力損害是最常見的出生缺陷:國內外研究資料表明,新生兒的聽力障礙發生率為1‰-3‰。由此看來新生兒聽力篩查任重道遠。
1歲以內是聽力語言發育敏感黃金期
為什麼強調要在嬰兒一出生就進行聽力篩查呢?麥飛說,聽覺系統的正常發育,取決於1歲以內這段敏感時期聲音的足夠刺激(包括足夠的強度和時間),以及小兒對其聽覺和語言中樞系統的應用。
美國的研究顯示,嬰幼兒1歲以內的語言學習能力最強,即使在熟睡時,也能學習到大人對他們說的話,而1歲之後,這種能力逐漸消失“所以,對聽力缺陷的患兒早期干預很重要”“錯過了最佳的康復時機才發現聽力障礙,會發展為終身殘疾,成為聾啞人。”麥飛強調道。
越往後語言康復難度越大
有權威研究顯示,孩子如果在3個月被確診聽力缺陷並開始康復訓練和治療,直到3歲時,可掌握800個單詞,這相當於3歲正常兒童掌握單詞量的80%。如在6個月被確診有問題並開始康復治療,到3歲,掌握的單詞量下降到600個;到2歲才診斷聽力障礙、開始訓練治療,3歲時最多只能掌握100個單詞。三四歲以後才診斷聽力障礙,即使經過戴助聽器、人工耳蝸手術等積極治療,這時雖然能聽到聲音,但學習起來還是很吃力。後期,孩子的中樞神經對聲音的分辨能力不如1歲的那麼好。
寶寶聽外界聲音的能力減退或喪失,獲得語言的能力也會隨之減退或喪失,無法說出讓人們能理解的語言,因而不能與別人進行語言交流,最終只能成為聾啞人。遺憾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寶寶出生以後,一般情況下父母難以在1歲內發現其聽力問題,多數孩子到了2-3歲不會說話時,才引起家長注意。這時才開展語言聽力康復治療,已錯過了聽力和語言發展的最重要時期,孩子能康復的機會很小。
1 2 3 下一頁
您好,四個月的寶寶輕度病毒性痢疾吃什麼藥 女1歲來自陝西
請問怎樣做可以讓尿布防漏啊? 請問怎樣做可以讓尿布防漏啊
煙台萊州市女童夢夢在當地老利群商場乘坐扶梯時,右手手指伸進扶梯
一歲寶寶睡覺滿頭大汗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