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黃疸的特點
足月兒生後2—3天出現黃疸,4—5天達高峰,血清膽紅素濃度最高不超過220. 6μmol/ L(12. 9 mg/ L),7—10天消退,早產兒略遲,黃疸較重,膽紅素最高不超過256.5μmol/L(15mg/dl),2—3周消退。
早產兒比足月兒黃疸出現較早,程度較高,持續時間更長,應對血清膽紅素持續在高水平,時間較長的早產兒高膽紅素血症監測和干預。
早產兒黃疸診斷標准
在一些非溶血性黃疸的早產兒人群中,如:窒息、缺氧、感染、高碳酸血症和低蛋白血症等。這些早產兒的膽紅素水平尚未達到傳統意義上的病理性黃疸水平,但也有形成膽紅素腦病的可能。所以早產兒病理性黃疸不一定都是超過生理性黃疸標准的高膽紅素血症。超過生理性黃疸標准的高膽紅素血症大多都應該認為是病理性的。
早產兒出生時胎兒紅細胞占血細胞總數的比例比足月兒更高,出生後胎兒紅細胞大量破壞產生更多的膽紅素,肝髒更加不成熟,肝髒攝取、結合和排洩功能更差,血腦屏障發育更加不成熟,甚至低水平的膽紅素也會透過血腦屏障形成膽紅素腦病,因此早產兒高膽紅素血症的標准應該更低。
早產兒得黃疸的原因
對於早產兒而言,黃疸問題較足月兒嚴重許多,原因如下:
1、早產兒一般會有較高的膽紅素值(可能和肝髒發育較不成熟有關);
2、早產兒的黃疸較不易消退(常延至10多天後才消退);
3、造成早產的原因也常是造成新生兒黃疸的原因(如胎兒的先天性感染);
4、早產兒常發生新生兒窒息、敗血症、呼吸窘迫症、顱內出血等合並症,這些情況將使黃疸加劇;
5、早產兒的高膽紅素較易造成核黃疸。
綜合以上因素,家裡有早產兒的父母可要多費心照顧寶寶了。
早產兒黃疸怎麼辦
早產兒黃疸分病理性黃疸和生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一般在3天後開始,10天到15天結束,早產兒可能遷延1個月。
如果孩子在出生後24小時內就出現黃疸或黃疸發展過快,持續時間較長,甚至伴有貧血、體溫不正常、吃奶不好、嘔吐、大小便顏色異常。有的是黃疸已經消退或減輕後又重新出現和加重,多屬病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常見的原因是新生兒溶血病、新生兒感染、膽道畸形和新生兒肝炎等。
生理性黃疸可以讓寶寶喝點白糖水,或用梨煮水喝還可以讓他曬曬早上的太陽。病理性黃疸醫生會讓寶寶照藍光。
發生黃疸時家長不要太著急,要冷靜對待寶寶的病情。如果無法判斷可以去正規的醫院讓醫生給出診斷。
早產兒黃疸的治療
1、光療
光療效果好、簡便易行,毒副作用小,是目前治療新生兒黃疸有效安全的方法之一,如藍光箱、冷光源藍光床、藍光毯等。光療僅用於治療高間接膽紅素血症。建議對胎齡在30周以下的極低出生體重兒給予預防性光療。
2、換血療法
換血療法能直接換出血液中的膽紅素、致敏紅細胞、抗體及有害物質。糾正貧血、預防心力衰竭等是降低血清膽紅素濃度, 防止核黃疸的最有效的方法。換血指征為血清膽紅素》 342μmol/L(20mg/dl) 。
3、藥物治療
⑴如存在引起膽紅素腦病的高危因素,應給予對症治療。酶誘導劑:魯米那5-10mg/Kg/日,分2—3次服用。尼克剎米0.1每日3次。
⑵輸白蛋白或新鮮血漿:白蛋白1g/Kg/日,靜脈輸入,1g白蛋白可結合16g膽紅素,或血漿25—30ml每日1-2次。
⑶皮質激素:可用皮質激素抑制溶血過程,強的松2.5mg/次,每天2-3次。可增加肝細胞酶對膽紅素的結合力,阻止抗原抗體的反應。
⑷糾正酸中毒:應用5%的碳酸氫鈉3—5ml/Kg,有利於膽紅素和白蛋白結合。
⑸中藥治療:可用茵陳蒿湯加減。
⑹靜脈滴注葡萄糖。
⑺ 大劑量丙種球蛋白(IVIG)靜脈點滴治療,劑量800—1000mg/kg,每例用1—2次,其作用機理是由於新生兒免疫溶血性高膽紅素血症主要是由於網狀內皮系統吞噬細胞破壞致敏紅細胞所致。大劑量的IVIG,可通過阻斷網狀內皮系統FC受體,減少紅細胞的破壞,從而降低膽紅素。此法安全、簡單、可靠、有效,不會發生敗血症,可以替代換血治療。但由於丙種球蛋白對已破壞的紅細胞無效,無清除膽紅素的能力,因此,宜早用,劑量要大,要結合光療等其他綜合治療。
4 、 其他治療:保暖、供氧、盡早開奶等。
概 述 矮小症是指兒童的身高低於同性別、
外媒稱,此前有研究顯示,家長如果經常吃快餐而且在沙
導語混合喂養通常是因為媽媽母乳不足,所以搭配奶粉一同喂養的方式
怎樣從小培養運動的細胞? 在寶寶情緒很好的時候,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