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腹瀉是媽媽們非常頭疼的一個問題。我的經驗是如果寶寶一天大便4次或更多,大便稀且有泡沫或膿便,做媽媽的首先要取些大便就近到醫院化驗便常規,此時寶寶可以不跟去,因為腹瀉的寶寶抵抗力有所降低,以免在醫院傳染上其它的疾病。注意:大便要取半個小時以內的、看上去最可能有問題的部分,比如有膿的或泡沫多的大便。如果化驗結果顯示有紅、白細胞,那寶寶一定要服用消炎藥。媽媽們都知道消炎藥對寶寶的腸胃會有刺激,還可能有這樣那樣的副作用,所以很忌諱給寶寶用。即便用了,也總是按最小劑量用,病情一好轉,就立即停掉了消炎藥。其實,這些做法是不妥當的。要想更好地發揮消炎藥的藥效,必須按醫囑定時定量地服藥,這一點非常非常地重要,如果對藥物有何疑問,一定要當面問清醫生,不可回到家後自作主張。消炎藥一般在飯後服用,這樣一方面可以減少藥物對腸胃的刺激,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腸胃對藥物的吸收時間。寶寶腹瀉的症狀消失後,需要再取大便驗一次便常規,化驗結果表明正常之後,再服用消炎藥2-3天,以保證將所有細菌一網打盡,避免其產生抗藥性。
一般,在服用消炎藥的同時,醫生還會讓寶寶服用斯密達,作用是保護腸黏膜,緩解腹瀉。值得一提的是斯密達必須1、用溫開水溶解,2、在寶寶兩餐之間服用。這兩點對藥效的發揮致關重要。
在寶寶腸道的恢復期,我們也可以給寶寶吃一些金雙歧、媽咪愛、腹安乳酸菌等,這些都是補充腸道有益菌的,可以加快寶寶的恢復進程。
對於腹瀉的寶寶以下幾點也很重要:
調整飲食:輕型腹瀉只需停止輔助食品、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脂肪類食物。繼續母乳喂養,可酌情減少哺乳次數和時間,可服“口服補液”。重型腹瀉則需暫時禁食6-12小時。禁食期間給予靜脈輸液,待腹瀉、嘔吐好轉後,再服“口服補液”,並逐步恢復母乳喂養。人工喂養嬰兒可先喂米湯,稀釋牛奶(一份牛奶加兩份水或米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待停止腹瀉後再恢復輔助食品,由一種到多種,先流質後半流質,再喂固體食物。
糾正脫水:腹瀉時上吐下瀉,大便次數多,嚴重脫水時皮膚彈性減退(一般可查看寶寶肚皮處的皮膚),尿少或無尿。此時要立即補充市售“口服補液”,一包可沖500毫升水(不必煮沸),每次只能一匙一匙喂服,少量多次,這樣才能使胃內易於吸收,減少嘔吐和脫水,不要一下子全服下。嚴重脫水者要立即送醫院進行靜脈輸液。
加強護理:注意腹部保暖,以免腹部受涼,腸蠕動加快,腹瀉加重。患兒每次大便後,要用溫水洗淨臀部,塗些甘油、護膚脂或爽身粉,並及時更換尿布,以免皮膚受糞便浸蝕和潮濕尿布磨擦而破潰成“紅臀”,也可以預防上行泌尿道感染。髒衣褲及尿布、便盆、餐具、玩具及護理者的手都要予以消毒。
另附:對於便常規正常的腹瀉寶寶,也可以參考以下小偏方:
柿餅栗子糊(民間方)
主治:嬰幼兒腹瀉。
配方:栗子肉15克,柿餅半個。
用法:二味共磨成糊狀,煮熟,每日1劑,分2次食用。
按注:一方加白糖,一方單用栗子。
扁豆菜(中醫驗方)
主治:嬰幼兒腹瀉。
配方:茶葉9克,白扁豆9克,白糖50克。
用法:加水500毫升煮沸。溫飲,每日1劑,連服3日。
煮藕粉(民間方)
主治:嬰兒腹瀉。
配方:藕粉30克。
用法:藕粉加水120毫升,煮至100毫升,每日分3次服食。
胡蘿卜方《民間便驗方荟萃》
主治:小兒消化不良,腹瀉。
配方:胡蘿卜250克,食鹽3克。
用法:將胡蘿卜加鹽煮爛,去渣取汁,每日3次服完,連服2日。
鮮姜貼肚臍可治嬰幼兒拉稀
嬰幼兒拉稀久治人愈,孩子黃瘦大人急。可把鮮姜剁成碎末,放在一塊藥布上,貼在肚臍處,用橡皮膏粘牢即可,此法立竿見影,屢試不爽。
1歲以後的幼兒其生長發育雖不如出生後第1年迅速,但每年仍可增加
關於服用魚肝油
寶寶需補充微量元素嗎
請問出生後幾個月的寶寶都必須